膀胱癌预防建议,有这些习惯的要注意了!
[ 导言 ]
膀胱癌的治疗方式正在发生多维革新,从传统的开刀手术转向微创精准手术;从传统的化疗拓展到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从识别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到保留膀胱功能的综合治疗。现代泌尿外科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元的治疗选择与生存希望。今天我们邀请到上海市东方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委员温机灵教授。他将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从风险因素到术后管理,全方位解析膀胱癌诊疗防治的关键策略。
[ 本期嘉宾 ]
温机灵 教授
上海东方医院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 本期话题 ]
01 哪些人易得膀胱癌?
02 哪些膀胱癌患者适合保膀胱?
03 膀胱癌微创手术有什么优势?
04 膀胱癌术后要注意什么?
05 膀胱癌术后要做哪些复查?
06 哪些膀胱癌患者适用靶向治疗?
[ 图文解读 ]
01 哪些人易得膀胱癌?
易患膀胱癌的关键诱因: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职业暴露
①易患膀胱癌的高危特征
●年龄因素:膀胱癌主要高发于老年男性群体,年龄较大的男性朋友更应该关注膀胱健康。
●生活习惯:吸烟是膀胱癌明确的致病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膀胱癌的发病及复发风险。
●特定职业:长期接触染料、橡胶、皮革等化工产品中的芳香胺类有毒有害物质可能诱发膀胱癌,若有从事相关职业要对膀胱问题特别重视。
②膀胱癌预防:生活方式干预是核心策略
●坚决戒烟:戒烟对预防膀胱癌的发病,以及膀胱癌手术后降低复发率至关重要。
●避免饮酒:虽然尚无明确证据表明饮酒会直接导致膀胱癌,但仍强烈建议不饮酒或严格限量。
③泌尿肿瘤的筛查建议
●普通人群:日常关注泌尿卫生,不必刻意进行大规模泌尿肿瘤筛查。
●高危人群: 除了正常体检外,强烈推荐定期进行憋尿膀胱B超检查。
核心警示信号:如果出现了无痛性肉眼血尿(尿液呈红色),必须高度重视。这是膀胱癌最常见、最重要的症状之一, 一旦出现,务必高度警惕,立即就医检查!
02 哪些膀胱癌患者适合保膀胱?
膀胱癌保膀胱治疗的核心原则:精准评估、规范治疗与全流程的严密随访
①适用人群评估关键因素
●肿瘤分期与浸润深度:较为早期的肿瘤,且未广泛浸润肌层或更外层。
●有无转移病灶:无远处器官转移灶。
●患者自身意愿:患者有强烈保膀胱意愿,且能耐受放化疗所产生的副作用,并坚持后续长期综合治疗,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②主流保膀胱三联治疗(trimodality therapy,TMT)方案
●预期疗效:规范化的保膀胱治疗,5年无复发生存率可接近根治性膀胱全切水平。
●保膀胱的风险:保膀胱治疗存在复发甚至转移的风险。 需要严格筛选患者,规范地完成整套治疗流程以及终身制的随访监测,如果出现复发需要及时干预。
03 膀胱癌微创手术有什么优势?
微创手术的技术优势:精准化、创伤小、恢复快
①两大主要微创术式
●针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无体表切口,经患者的尿道进行手术操作,创伤极小。
●针对全膀胱切除,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的膀胱根治性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仅需数个较小的切口,创伤显著降低,视野却比开放手术更开阔。
②显著优势
●创伤减少、痛苦较轻:体表切口微小或无切口,术后疼痛感较轻。
●恢复较快、缩短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周期短,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视野开阔、操作精准:高清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下的腹腔镜手术,能给医生提供放大的手术视野,利于精细手术,减少术中出血,提升手术精度。
●并发症率低:微创手术的并发症风险总体低于开放手术。
●肿瘤控制等效:5年及10年生存率与开放手术相当。
③适用性
●首选策略:绝大多数膀胱癌手术首选微创方式。
●开放手术适用情况:肿瘤巨大,局部晚期,腹腔粘连极其严重,需要医生通过触感分离,或急诊手术等特殊情况。
04 膀胱癌术后护理要注意什么?
护理重点:身心兼顾、警惕异常、长期管理
①短期康复 (术后初期)
●科学饮食:以均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过度滋补而引发便秘。
●充足休息:保证高质量睡眠,助力身体恢复。
●积极心态:家属支持至关重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长期管理 (终身关注)
●核心: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家属辅助:密切关注患者主观感受(食欲、精神状态、疼痛等),留意客观信号(尿液颜色是否变红、是否有血块、伤口渗液异常、发热等)。
异常信号处理:如出现发烧、明显不适、肉眼血尿等,应立即就医检查。
05 膀胱癌术后要做哪些复查?
复查重点:不同阶段不同策略,必要时膀胱镜检查非常重要
①复查频率(依据肿瘤危险度分级)
●低危患者:术后3个月首次复查,之后每年1次。
●中危患者:频率介于低危与高危之间,如每3~6个月复查一次。
●高危/极高危患者 (保膀胱患者):前2年每3个月复查1次;3~5年后也需要每6个月复查1次;5年后每年复查1次。
②核心检查项目
●膀胱镜检查+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膀胱镜检查是监测膀胱内复发的金标准,不可被增强CT或尿检完全替代。尤其是保膀胱患者,治疗完成后2年内还需每3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影像学检查 (增强CT、磁共振成像):用于评估上尿路情况、膀胱壁外及盆腔淋巴结、远处转移,与膀胱镜互补。
●必要时活检:有复发风险时,可对原手术疤痕或可疑区域进行电切活检。
辅助阅读:
膀胱镜检查体验升级
●无痛膀胱镜: 全麻或局麻下进行,检查过程中患者几乎无痛苦。
●软性膀胱镜: 镜体柔软,对尿道刺激小,舒适度显著提高。大部分人群均可安全完成检查。
06 哪些膀胱癌患者适用靶向治疗?
适用性关键 - 靶点检测
●关键因素:靶向治疗需依赖特定靶点表达,所以患者前期的检测非常重要。
●核心检测:HER2蛋白检测是当前靶向治疗的重要依据,患者提前开展相关检测,能为后续治疗铺路。
●其他靶点:如Nectin-4等其他靶点,需根据药物及相应生物标志物选择。
靶向治疗优势
●应用范围广:晚期或复发患者,如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或放化疗,可使用靶向治疗。
●毒副作用低:副作用较低,药物耐受性显著优于传统放化疗。
●疗效显著:靶向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费用与可及性
●进口靶向药:费用较为高昂,一年的费用可能高达数十万。
●国产药 + 医保:部分国产靶向药已经纳入医保,显著改善了靶向药的可及性。符合医保适应症的患者,经医保报销后费用大大降低,具体费用可以咨询当地医保政策及主治医师。
结语
从识别高危人群的精准预警,到经尿道微创手术的精准切除;从保膀胱综合治疗模式的不断优化,到依据靶点检测的ADC药物应用,膀胱癌诊疗已迈入个体化、微创化、综合化的新时代。随着靶向药物研发的深入、免疫治疗的突破以及微创技术的持续精进,膀胱癌患者将获得更长的生存期、更高的生活质量,以及更多保留器官功能、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
数据来源:
[1] 李凡 & 杨为民.(2025).2024美国泌尿外科学会/泌尿肿瘤学会膀胱癌诊疗指南更新解读.临床外科杂志,33(01),59-62.
[2] 易善红.(2013).我国膀胱癌诊治指南解读.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7(03),924-925.
[3] 黄健,姚友生,许可慰,郭正辉,江春,韩金利.(2004).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附15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03),30-34.
韩苏军,张思维,陈万青 & 李长岭.(2013).中国膀胱癌发病现状及流行趋势分析.癌症进展,11(01),89-95.
温机灵教授
上海东方医院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南院尿路上皮肿瘤亚专科组长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委员
上海市泌尿外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质控督查专家
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和整形学组委员、秘书
上海市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委员
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微创学组副组长
出诊单位:上海东方医院泌尿外科
出诊时间:每周一、周四下午
出诊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云台路1800号(南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