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头颤治不好?中医:你可能是这里堵住了!

2025
06/20

+
分享
评论
泓一堂中医
A-
A+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饱受手抖、头颤、声音发抖等问题的困扰。 这些症状虽不致命,却严重影响工作、社交和自信心。 西医常将此类问题归类为"特发性震颤",多以药物控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饱受手抖、头颤、声音发抖等问题的困扰。

这些症状虽不致命,却严重影响工作、社交和自信心。

西医常将此类问题归类为"特发性震颤",多以药物控制症状,但易反复发作。

而中医则从整体出发,探寻病根,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2901750332061097

中医视角:震颤的根源在于"内风"

中医认为,特发性震颤的核心病机是"肝风内动"。这种"内风"并非外来邪气,而是体内阴阳失衡所致。尤其与以下两大因素密切相关:

  • 痰湿内蕴长期饮食不节、脾虚运化失常,会导致痰湿堆积。痰湿阻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进而引动肝风。患者多伴有体胖、胸闷、舌苔厚腻等表现。

  • 血瘀阻络气滞或气虚日久,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瘀血。瘀血阻塞脉络,肢体失养,便会颤抖不止。这类患者常见面色晦暗、舌有瘀斑、脉象涩滞。

典型病例

患者情况:48岁男性,手抖3年,紧张时头部晃动,西医诊断为特发性震颤。伴晨起口黏、腹胀,舌胖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

辨证:痰湿壅盛兼血瘀(体胖痰多、舌苔厚腻为痰湿;面色晦暗、脉涩为血瘀)

治法:化痰祛湿为主,兼以活血通络方药:

  • 半夏、白术、茯苓--健脾化痰

  • 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 僵蚕、地龙--通络止颤

  • 加全蝎增强通络之力

与西医单纯抑制症状不同,中医治疗有三大特点:

  • 标本兼治:既化痰瘀治标,又调肝脾固本

  • 个体化方案:根据痰湿/血瘀侧重不同调整用药

  • 整体调理:改善伴随症状(如胸闷、腹胀

给患者的建议

  • 饮食忌肥甘厚味,避免助湿生痰

  • 保持情绪平稳,肝气条达则风自熄

  • 适当运动(如八段锦)促进气血流通

特发性震颤并非不可逆转,找准"痰湿血瘀"的病机关键,通过中医辨证施治,许多患者能重获稳定自如的生活。若您正受震颤困扰,建议尽早寻求专业中医师调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中医,症状,特发性,患者,震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