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男性泌尿系统肿瘤,别再让隐形杀手伤了你

2025
06/17

+
分享
评论
爱D讯希站
A-
A+

男士必看,关注被忽视的“男”言之隐。

今天我们来好好聊聊泌尿系统健康,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健康杀手--泌尿系统肿瘤。

你可能觉得癌症离自己很远,但其实,泌尿系统肿瘤在男性中并不少见。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这些疾病一旦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那么,这些癌症为什么会找上门?它们的高危因素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在早期发现并预防它们呢?

本文将聚焦于男性高发泌尿系肿瘤,解析其高危因素、早期预防方法,并介绍前沿的靶向治疗手段,希望能够帮助男性更好地守护自身健康。

01

泌尿系统肿瘤

被忽视的男言之隐

提到泌尿系统问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结石或感染,却往往没有意识到癌症的阴影。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大常见癌症。在中国,肾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等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中国癌症报告,在男性群体中,前列腺癌发病率位居第六,膀胱癌位居第八,且这两种癌症的死亡率都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95041750069332909

尽管这两种癌症正在夺走越来越多人的性命,但很多人对于以这两种癌症为代表的泌尿系统肿瘤却并不够了解。

泌尿系统肿瘤发病初期,往往相当隐蔽。

25231750069351717

以前列腺癌为例,许多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导致我国前列腺癌患者在诊断时多已处于中晚期。据统计,超过5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非早期,其中甚至有一部分已发生远处转移。骨转移是前列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很多患者都是等到出现骨疼痛等不适时才发现患癌,而此时病情往往已经进展到晚期。

膀胱癌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三到四倍,这与吸烟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但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吸烟者对此的认知度并不高。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共同揭示了一个事实:泌尿系肿瘤并不遥远,它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却常因早期症状不明显而被忽视,从而错失了最佳的诊疗时机。

02

泌尿系统肿瘤之危

源自何处

导致泌尿系统肿瘤的风险因素可以分为不可控和可控两大类。

年龄是导致泌尿系统肿瘤最重要的不可控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显著升高。特别是前列腺癌,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其中70岁以上男性的发病率最高,且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显著提高。在我国,75岁以上的前列腺癌患者占到了总数的51.2%。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年龄呈现出年轻化趋势,55岁以内人群的发病率也出现了显著增加。

而膀胱癌和肾癌的发病率,同样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此外,遗传因素也不容忽视,有家族史的男性患病风险可能翻倍。如果有直系亲属,比如父亲或兄弟,曾经患有前列腺癌、膀胱癌或肾癌,那么男性患上同类癌症的风险也会相应提高。

而在可控因素方面,吸烟是最危险的行为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泌尿系肿瘤,尤其是膀胱癌的罪魁祸首之一。研究表明,大约一半的膀胱癌与吸烟有关。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随着尿液排出,长期刺激尿路上皮,大大增加了癌变的风险。

1391750069375062

此外,长期在某些特定行业工作的人群,比如染料、橡胶、皮革、油漆等,由于可能接触到芳香胺类化合物,其膀胱癌的发病风险会显著高于一般人,这被称为职业暴露。

慢性炎症与感染也可能悄悄增加患癌风险。长期、反复的泌尿系统慢性炎症,例如慢性前列腺炎,或某些慢性感染,虽然不直接导致癌症,但它们可能为细胞的异常增殖提供一个不利的环境,从而增加癌变的潜在风险。

肥胖与不良饮食习惯也不可小觑。肥胖被认为是肾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一项荟萃分析指出,肥胖男性患肾癌的风险显著增加。同时,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热量、加工食品过多的饮食习惯,也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等泌尿系肿瘤的风险。此外,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可能间接增加肾癌的风险。

03

聚焦男性高发肿瘤

早期预防与筛查是关键

面对男性高发的前列腺癌、尿路上皮癌以及肾癌等泌尿系统相关肿瘤,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早期预防和筛查正是我们最好的盾牌。

前列腺癌

对于前列腺癌,定期筛查是早期发现病变最有效的方式。根据《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 前列腺癌》中的建议:

●常规筛查:

50岁以上的男性,应每年进行一次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直肠指检。这两种检查能有效帮助医生发现前列腺的异常。

●高危人群提前筛查:

如果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无论是父系还是母系),建议从45岁开始就进行年度筛查。

除了定期检查,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显著降低风险。

均衡饮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一环,建议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特别是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根据相关研究,均衡饮食可能有助于预防相关癌症的发生。

适度运动与体重管理同样重要,保持健康的体重,通过规律运动来控制肥胖,可以有效降低前列腺癌及一些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

戒烟限酒对泌尿系统健康至关重要,因为烟酒是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尽早戒断能够大大降低风险。

此外,长时间久坐不利于前列腺健康,建议适时起身活动,保持规律的作息。

膀胱癌

而对于尿路上皮癌如膀胱癌的预防,重点则在于规避主要危险因素并留意身体信号。

对于膀胱癌而言,坚决戒烟是预防尿路上皮癌最重要且最直接的行动。戒烟时间越长,患癌风险越低。

此外,多饮水、不憋尿对于泌尿系统健康也至关重要。泌尿系统健康的基石在于维持良好的尿液排泄功能,而充足的饮水不仅能帮助维持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还能稀释尿液中的致癌物质并促进其排出体外;同时,避免长时间憋尿则能减少膀胱黏膜与致癌物的接触时间。

如果您从事染料、橡胶、皮革等高危行业,务必严格遵守职业防护规定,佩戴好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做好职业防护避免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观察尿液状况的习惯也十分重要。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早期信号。一旦您发现尿液中出现肉眼可见的血液,且没有疼痛感,请务必立即就医检查,切勿拖延。

肾癌

在肾癌的预防方面,管理好生活方式和慢性病是重中之重。

男性应努力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其次,积极控制高血压也至关重要,因为高血压是肾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务必遵医嘱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同时,还应养成健康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坚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限酒,并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

此外,对于肥胖、高血压患者或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建议考虑定期进行肾脏B超检查,这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异常。

04

ADC药物靶向治疗

泌尿系肿瘤治疗的新希望

不断进步的医疗技术,也为泌尿系统肿瘤患者们带来了新希望。

45611750069427704

在泌尿系肿瘤的治疗领域,除了传统的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疗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抗体偶联药物(ADC)作为一种精准靶向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ADC的工作原理可以理解为精准制导的化疗药物。它通过将特异性抗体与高效的细胞毒性药物偶联,使药物能够精准识别并杀伤癌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与传统的全身化疗相比,ADC治疗展现出显著的优势。

首先,ADC具有更高的特异性,能够更精准地靶向癌细胞,从而减少了对正常健康细胞的损伤,因此,能够减轻许多化疗常见的严重副作用,比如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等,让患者在治疗过程能够拥有更高的生存质量。其次,通过将高效的细胞毒性药物直接递送到癌细胞内部,ADC药物能够更有效地消灭肿瘤细胞。对于一些对传统化疗已经产生耐药性的肿瘤,ADC也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疗效。

目前,一些针对泌尿系肿瘤(特别是晚期尿路上皮癌)的ADC药物已经获得批准上市并在临床中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显著提升了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05

结语

泌尿健康是男性整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泌尿系肿瘤的预防与早期诊断治疗更是重中之重。了解这些高危因素,积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是我们对抗癌症最强大的武器。同时,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以ADC为代表的新型靶向治疗手段,正为泌尿系肿瘤患者带来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让未来充满更多希望。

48221750069448648

注明:本文配图均由AI生成。

参考文献:

[1]Santucci, C., Carioli, G., Bertuccio, P., Malvezzi, M., Pastorino, U., Boffetta, P., ... & La Vecchia, C. (2020). Progress in cancer mortality, incidence, and survival: a global overview.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29(5), 367-381.

[2]Han, B., Zheng, R., Zeng, H., Wang, S., Sun, K., Chen, R., ... & He, J. (2024).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4(1), 47-53.

[3]Rink, M., Crivelli, J. J., Shariat, S. F., Chun, F. K., Messing, E. M., & Soloway, M. S. (2015). Smoking and bladder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isk and outcomes. European urology focus, 1(1), 17-27.

[4]Mahamat-Saleh, Y., Aune, D., Freisling, H., Hardikar, S., Jaafar, R., Rinaldi, S., ... & Dossus, L. (2024). Association of metabolic obesity phenotypes with risk of overall and site-specific canc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131(9), 1480-1495.

[5]Zhang, Y. B., Pan, X. F., Chen, J., Cao, A., Zhang, Y. G., Xia, L., ... & Pan, A. (2020). Combined lifestyle factors, incident cancer, and cancer mort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122(7), 1085-109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肿瘤,癌症,泌尿系统,前列腺癌,男性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