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无痛新选择!超声引导长效镇痛服务精准守护
"医生,我想用TAP阻滞!听说术后能少受罪……"如今,这样的对话在我院剖宫产术前沟通中愈发常见。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腹横肌筋膜阻滞(TAP阻滞)"已成为准妈妈们口中的"镇痛神器"。为回应这一需求,我院麻醉科创新开展"超声引导TAP阻滞联合布比卡因脂质体"技术,将术后镇痛时间延长至72小时,以精准与长效的突破,为产妇开启无痛康复新体验。
一位二胎妈妈的自述:这一次,我终于拥抱了"无痛"
29岁的梁女士在二胎剖宫产中首次尝试了TAP阻滞技术。回忆首胎经历,她仍眼眶泛红:"撤掉止痛泵后,按压宫底的剧痛让我浑身发抖,连孩子都抱不稳。"而这次术后,她的感受截然不同:"医生用超声精准定位,几分钟就完成了操作。术后三天,近10厘米的刀口几乎没有痛感,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哺乳也轻松自如。"更令她惊喜的是,护士按压宫底时,她甚至能笑着聊天:"原来剖宫产后的日子,可以不那么煎熬。"
▲产妇梁女士术后第1天的精神状态良好
这样的转变并非偶然。麻醉科手术室主任张奕文表示,近半年已有超百位产妇受益于此技术,尤其对双胎妊娠、瘢痕子宫等高危产妇效果显著。
技术解析:超声引导下的"毫米级镇痛"
TAP阻滞技术的核心,在于超声引导的精准突破。相较于传统盲穿,其优势体现在三方面:
安全可视化,误差降至毫米级
高频超声探头清晰显示腹壁肌肉层次(外斜肌、内斜肌、腹横肌),实时追踪穿刺路径,避免误伤血管或脏器。数据显示,超声引导使阻滞成功率从75%提升至98%,并发症风险降低90%。
▲腹横筋膜阻滞(TAP阻滞)操作示例及超声图像
长效药物,72小时持续护航
新型局麻药"布比卡因脂质体"被精准注入筋膜间隙,直接阻断疼痛信号传导。单次注射即可实现三天长效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依赖,告别恶心、头晕等副作用。
个性化方案,应对复杂挑战
针对肥胖、凝血异常等特殊产妇,超声可动态调整穿刺角度与深度。例如,对BMI≥35的产妇,低频探头穿透深层组织,确保镇痛效果"无一遗漏"。
医学的温度:让技术照进母亲的微笑
"医学的进步,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对生命的温柔回应。"张奕文感慨道。从"咬牙忍痛"到"无痛康复",这项技术不仅减轻了身体疼痛,更让产妇在迎接新生命时多了一份从容与幸福。
正如一位丈夫在感谢信中所写:"看到妻子术后笑着抱起孩子的那一刻,我才懂得,医学的温度原来可以如此真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