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生命之坎|从“微意识”到站立行走
跨越生命之坎|从“微意识”到站立行走,一位青年脑出血恢复期患者282天涅槃重生之路
脑出血常被视为“生命的急刹车”,尤其对青壮年患者而言,突如其来的病情不仅威胁生命,更可能摧毁整个家庭的希望。36岁的小梁(化名)在经历颅内出血辗转多家医院历时2个多月治疗后,于2024年7月25日,被收入天津健嘉康复医院时,他仍处于微意识状态:气管切开、胃管、尿管维系生命,肺感染,呼吸困难,四肢肌张力高,双上肢挛缩,GCS评分仅8分。
冯海宽主任回忆:“当时我们用疼痛刺激测试,他连最简单的睁眼动作都难以完成。”然而,凭借我院多学科团队的精准康复方案及治疗,和他自身顽强的信念,282天时间,使其实现了从“微意识”到“少量辅助行走”的惊人蜕变。这场与生命的博弈,见证了现代康复医学的奇迹。
*初始困境——多系统衰竭下的生命重启
小梁转入我院时,意识不清,呈气管切开、胃管/尿管留置的“三管状态”,医生诊断:脑出血恢复期、高血压3级、肺部感染、肌张力障碍、呼吸衰竭……康复之路,似乎比登天还难。康复团队接诊后面临三重挑战:
神经重塑障碍:左基底节区出血灶引发右侧肢体重度偏瘫,四肢肌张力高。
功能代偿薄弱:长期卧床导致心肺功能储备下降。
意识-吞咽-呼吸链断裂:气管套管依赖、误吸风险高风险。
*精准康复——多学科联合的“生命重建”计划
天津健嘉康复医院的康复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冯海宽主任、张红丽主任带领医疗团队和丁晓晶主任带领康复治疗团队,由神经内外科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及中医针灸师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他们深知,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重建”之战。经过详细评估,为梁先生制定了一套个性化、全方位的康复方案:
1.物理疗法+生物反馈
结合生物反馈疗法,精准激活上下肢远端肌肉,诱发自主运动,重建运动控制,让“沉睡”的肢体逐渐恢复知觉。
2.作业疗法+认知训练
针对梁先生的认知功能受损,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记忆、注意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利用图片、数字记忆游戏重建注意力,结合生活场景训练执行能力,帮助他重新建立对世界的感知。
3.主被动训练结合
早期床边关节活动预防痉挛,抑制异常张力,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站立床训练,从躺到坐,再到站,最终实现迈步行走。
4.言语吞咽“双突破”
通过诱发吞咽反射训练,呼吸训练配合发音模仿,从简单的音节发音到复杂的句子构建,从流质食物到固体食物的过渡,每一次尝试都是对生命交流能力的重塑;
5. 针灸+中药调理
传统中医的智慧在此得到了现代应用,通过穴位刺激促进神经修复,配合中药调理体质,内外兼治加速康复进程。
6. 高压氧治疗
通过高压氧治疗的早期干预,有助于阻断神经变性进程,增加血液溶解氧含量,改善受损神经组织的缺氧状态,为神经元代谢和修复提供充足氧供,提升预后效果。
*量变到质变——里程碑事件的科学解码
入院第18天: 可视觉追踪,左手可完成简单指令动作,可手指准确指出1-100以内的数字,拔除气管内套管。
入院第40天: 可经口正常进食,拔出胃管。
入院第60天: 可回答简短语句,简单交流,仍有吐字不清,可协助下翻身、坐起,两人搀扶下站立10分钟左右。
入院第120天: 左上肢精细动作较差,可坐轮椅,可做臀桥50个,可独立站立30min。
入院第150天: 回答问题较明确,可准确流利复述,可独立站立40min,搀扶及辅助下可行走10m。
入院第210天: 经辅助下可缓慢行走40m,右腿抬腿时拖地状态。
入院第282天: 可自行独立站立15min,拄杖行走,需人搀扶可行走200m。
康复治疗科反馈:Berg平衡量表评分从入院0分提升至16分;改良Barthel指数从20分提升至56分;三级平衡功能,从坐位静态平衡I级进阶至他动态平衡III级,站立功能从完全依赖到实现自动态平衡II级,holden步行分级,从0级升到III级。
*282天的治疗和训练——从“躺”到“走”的里程碑
康复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梁先生曾因进步缓慢陷入焦虑,也曾因气管插管不适抗拒训练,但医护团队始终以专业与耐心陪伴:
精细化分阶段目标:将“躺-坐-站-走”分解为每日小目标,每达成一项便给予正向反馈。
家庭参与赋能:指导家属学习基础护理与简单训练手法,让亲情成为康复的动力源泉。
心理干预贯穿全程:通过鼓励和成功案例分享缓解其抑郁情绪,重塑对抗病魔的信心。
*涅槃新生:数据见证的生命逆袭
经过111天运动治疗、90天作业训练、82天生物反馈治疗,43天言语吞咽治疗,121天神经调控治疗,123天高压氧治疗,187天针灸治疗……,小梁的双下肢0-I级、双上肢挛缩无法评定的状态,恢复到左上、下肢肌力V级,右上肢挛缩减轻、下肢肌力跃升至IV级,改良ADL评分从20分提升至56分。
*医者心声精准康复创造生命可能
这个案例诠释了早期康复+多学科联合的力量。”张红丽主任总结道,“我们整合了神经促通技术、运动再学习理念和传统医学精髓,更重要的是把握住伤后3-6个月的黄金康复期。” 目前,他仍在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和站立平衡训练,向着完全生活自理的目标迈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