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治得怎么样?PET/CT/MR融合看疗效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淋巴瘤的病理类型繁多且异质性显著,导致治疗策略和预后存在差异。然而,淋巴瘤也是少数几种具有治愈潜力的肿瘤之一。因此,对淋巴瘤疗效的准确评估变得至关重要,精确的中期或终期疗效判断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相关病例
王先生(化名)不幸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前、中、后分别进行了PET/CT/MR融合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化疗前:
"脾脏及胰腺尾部切除术后":
(1)术区软组织增厚伴多发结节及肿块,FDG代谢活跃,考虑淋巴瘤浸润。
(2)淋巴瘤浸润胃、左膈肌、左侧肾上腺、左肾、左侧腹壁、骨骼(右侧肩胛骨、胸骨、T8、L4椎体、双侧髂骨、右侧耻骨)。
(3)淋巴瘤浸润多处淋巴结(右侧颈部Ⅴ区、左肺门、腔静脉裂孔旁、右心膈角区、肝门区、肝胃韧带区、门腔间隙、腹膜后、左肾门旁、左侧横膈前组)。
化疗中复查:
1)脾脏及胰腺尾部切除术后,胰尾区软组织结节,FDG代谢明显活跃,考虑肿瘤治疗后仍有较高活性;Deauville评分 5分。
2)躯干其余部位、颅脑未见确切FDG高代谢淋巴瘤浸润征象。
化疗后复查:
1.临床提示"淋巴瘤化疗后",与前片相比:
1)脾脏及胰腺尾部切除术后,胰尾区软组织结节较前缩小,未见FDG代谢异常,考虑肿瘤治疗后活性受抑;
2)躯干其余部位、颅脑未见确切FDG高代谢淋巴瘤浸润征象;
3)原脾脏区域小结节,未见FDG代谢异常,较前相仿,考虑种植脾。
综上,Deauville评分 1分。
通过对比可见,相较于治疗前及疗中,疗后肿瘤活性明显受抑,Deauville评分为1分,表明治疗效果极为显著。
景哥提醒
01、PET/CT对淋巴瘤疗效评估的价值
淋巴瘤的疗效评估通常采用CT或磁共振(优先增强,如有增强禁忌,比如造影剂过敏,也可考虑平扫)、PET/CT(有时也可考虑PET/MRI)。注意,在治疗前要进行完整全面的基线检查,既是对病情的评估,也为治疗后的疗效评价留下对照的基础。
02、Deauville五分量表评估淋巴瘤
国际上对于"PET/CT评价淋巴瘤疗效"形成了统一的标准,用Deauville五分量表评估病变缓解情况,具体标准见下表[1]:
03、18F-FDG PET/MR在淋巴瘤中的应用
PET/MR兼具PET的高灵敏度和生物信息可视化的优势,及MR的解剖结构分辨率高、特征参数多元化,对实质脏器、肌肉软组织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检出具有优势。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见的淋巴瘤亚型中,PET/MR与PET/CT探查病灶一致性好。与单独使用18F-FDG PET或MRI相比,PET/MR在探查惰性淋巴瘤BMI具有高度准确性,可替代BMB[1]。PET/MR避免了CT带来的辐射危害,特别适用于儿童、青少年和需要反复进行PET显像患者。
参考文献
[1]淋巴瘤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
说明:*以上内容未经作者及相关权利人许可,不得商用。
*文中案例为全景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盗用必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