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岁的李女士对着镜子缓缓转动头颈 —— 这是她被痉挛性斜颈折磨的第 7 年,也是第一次感受到 "脖子真正属于自己" 的时刻。
38 岁的李女士对着镜子缓缓转动头颈 -- 这是她被痉挛性斜颈折磨的第 7 年,也是第一次感受到 "脖子真正属于自己" 的时刻。从歪头 45 度、昼夜疼痛难眠,到如今基本恢复正常活动,她的改变源于一套名为 "舒颈扶正汤" 的中医特色疗法。在西医治疗瓶颈期,这剂传承经典又创新改良的中药方剂,正为万千患者点亮康复新希望。
一、当 "歪脖子" 成为世界难题:西医治疗的困境与中医破局
痉挛性斜颈,这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疑难杂症的疾病,表现为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导致头部歪斜、旋转,伴随疼痛和功能障碍。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肉毒素注射、理疗或手术治疗,但存在疗效周期短(肉毒素仅维持 3-6 个月)、复发率高(手术复发率超 30%)、副作用明显(如吞咽困难、颈部僵硬)等局限。
中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颈项强急,皆属于湿 ",将其归为" 痉证 ""项强" 范畴。现代中医认为,本病核心病机在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导致虚风内动,兼夹痰瘀阻络,使颈部经筋失养而发为痉挛。
二、舒颈扶正汤:三阶段破解 "风 - 痰 - 瘀" 致病链条
舒颈扶正汤医生组,再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形成 "补虚 - 通络 - 固本" 三阶段疗法:
第一阶段:滋补肝肾,熄风止痉(1-2 疗程)
针对肝肾阴虚、虚风内动的根本病机,方中以熟地、枸杞、山茱萸滋补肝肾之阴,从源头补充精血;配伍天麻、钩藤、僵蚕平肝熄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痉挛。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天麻素可抑制中枢神经兴奋性,僵蚕提取物能调节骨骼肌钙离子通道,快速减轻 "脖子发紧、不受控制" 的急性症状。
第二阶段:化痰逐瘀,疏通经络(2-3 疗程)
针对久病入络形成的痰瘀互结,加入法半夏、胆南星燥湿化痰,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配合葛根、羌活引药达颈,打通颈部经络阻滞。临床观察显示,多数以上患者在本阶段出现明显改善:歪斜角度减小、转头幅度增大、夜间疼痛减轻,部分患者甚至能自主完成驾车、梳头等同侧动作。
第三阶段:调和气血,固本培元(巩固阶段)
以黄芪、党参、当归健脾益气养血,配伍茯苓、白术调理脾胃,解决 "气血生化不足" 的后天之本问题。中医认为,痉挛性斜颈患者多有长期情志不畅、劳伤过度史,本阶段通过整体调理,改善患者易疲劳、睡眠差等全身症状,降低复发概率。
三、真实案例:从 "歪头十年" 到 "头颈自由"
45 岁的程序员张先生,因长期低头编程患上痉挛性斜颈,头部向右歪斜 60 度,曾接受 8 次肉毒素注射,效果一次比一次差,还出现吞咽异物感。2024 年接受舒颈扶正汤治疗,3 个月后歪斜角度减至 15 度,6 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体位,至今未复发。他在康复分享会上说:"西药像 ' 灭火 ',灭了又烧;中药像 ' 治水 ',理顺了源头,火自然就小了。"
四、2025 中医新突破:从 "对症治疗" 到 "整体康复"
与西医局部干预不同,舒颈扶正汤体现了中医 "治病求本" 的优势:
个性化辨证:根据患者体质(阴虚、痰湿、血瘀)调整药方,如阴虚明显者加龟甲、鳖甲,痰湿重者加苍术、厚朴;多途径起效:内服汤药配合外敷粉剂,形成立体治疗方案;安全无依赖:针对性治疗,结合自身具体病情,开局处方,减少肝肾负担,适合中老年及慢性病患者。
痉挛性斜颈不是 "不治之症",关键在于把握早期干预时机。中医治疗讲究 "慢病调治",建议患者避免过度焦虑、盲目手术,及时寻求专业中医辨证诊疗。北京唐仁堂痉挛性斜颈中医科开通 24 小时咨询热线(183-1053-6137)。
当现代医学遇见千年智慧,当个性化诊疗替代 "千人一方",越来越多的患者正在见证:歪掉的是脖子,扶正的是生命。舒颈扶正汤,让每个 "歪头人生" 都有机会重回正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