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偏矮,是“矮小症”还是所谓“晚长”?教你5招识别
2025-05-26 13:53
北京天使儿童医院
日常生活中,家长如何初步判断孩子可能矮小?
1. 孩子长期比同龄儿童矮约半个头。
2. 去年的裤子今年还能穿。
3.一直坐班级第一排。
4.班上排队个子总是最矮的。
5.每年长高不到5厘米。根据年龄段细分:3岁以下,每年生长速度小于7cm;3岁至青春期之间,每年生长速度小于5cm;青春期,每年生长速度小于6cm。
如果家长们发现以上情况,建议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小儿内分泌科进行就诊和检查。
什么又是"晚长"?
所谓的"晚长",医学上指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这类儿童在青春期前身高正常或稍偏矮,到了青春期,其他同龄儿童进入第二个增长高峰,身高增长加速,但这类儿童仍然保持青春期前的缓慢增长,就会显得身材矮小。
一般女孩于13周岁以后、男孩于14周岁以后尚无第二性征出现(如男孩"蛋蛋"增大、女孩出现乳房增大等) ,或女孩18周岁仍无月经初潮,被认为是"晚长"。
"晚长"有一定遗传性,比如妈妈十五六岁才来月经,孩子发育也会比较晚。不过现在的孩子大多营养摄入充足,发育普遍较早,不能完全根据上一代人的情况来判断。
关注孩子身高,家长要学会定期对孩子的身高进行监测,不仅与同龄孩子比较,还要与孩子自己前一年的身高比较,以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在正规医院拍摄骨龄片,医生就可通过身高、骨龄、生长发育状况来综合评估。
如果孩子骨龄落后实际年龄1岁以上且生长速率基本每年均可达到正常水平,则可能为晚长或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孩子,发育,生长,身高,青春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