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监测价、"四同"、"三同"价格治理、价格"一览表"等治理手段的出现,我国药品价格治理日益常态化、透明化和精细化。
药价治理是保障民生、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关键环节。我国药价改革历经多年探索,逐步构建起 "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 相结合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从"四同药品"治理到即将发布的《挂网共识》,药品价格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重塑。下面,易联招采将从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带领大家系统梳理药品价格治理的政策脉络。
/01/治理背景:从"无序"到"有序"的改革破局
我国曾长期针对药品的不合理价格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但仍长期面临两大痛点,极大影响了价格治理成效。
2018 年国家医保局成立,首次整合药品价格管理职能,一改此前的混乱管理局面。至此,药品价格治理正式进入了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发展新阶段。
药品生命周期价格及销量示意图:
/02/全生命周期治理的四个阶段
一、导入期:创新药首发定价 "放管服" 结合
2023年3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新批准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确定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四川等6省市做好首发价格受理、定期评估、动态调整等工作。
2024年2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 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1.企业自评、自主定价:企业按医保部门公布的评价量表,从药学、临床价值和循证证据三方面自我测评,按分值进入高、中、低三个组别,以此决定首发定价的自由度。
2.支持高水平创新药在一定期限内获得相应收益回报。
3.集中受理挂网模式,一次受理,提高新药挂网效率。
新批准药品价格由市场特性以及药品价值决定:药品创新价值含量越高,药品首发价格的自由度就可以越高,在挂网服务方面提供绿色通道挂网、稳定期保护等政策扶持。
二、成长 / 成熟期:医保谈判 "以价换量" 扩覆盖
自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连续7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仍在成长、放量期的,具有一定创新性和临床价值的药品可通过谈判/竞价准入纳入医保实现"以价换量",提高创新药可及性。
三、衰退期:集采降价 "锚定" 与梯度调整
国家集采:
(1)中选药品:按照中选价直接挂网,并以中选价为价格锚点,同步调整其他非主非备地区的挂网价格。
(2)非中选药品:按规定依据梯度降价的"红线价格"及时调价。省级集采:参照各省集采规则和价格治理要求进行调整。
四、全周期药品价格治理
/03/政策影响与趋势预测
全国监测价、"四同"、"三同"价格治理、价格"一览表"等治理手段的出现,我国药品价格治理日益常态化、透明化和精细化。伴随《挂网共识》的即将出台,药品价格治理即将进入全国药价协同治理新阶段。
从首发定价的 "创新激励" 到衰退期的 "梯度降价",从 "地方分散治理" 到 "全国共识协同",药品价格治理的政策逻辑以市场调节为主导,辅以政府干预,始终围绕 "让价格回归价值"展开。随着《挂网共识》落地,行业即将迎来更透明、更规范的竞争格局,企业唯有主动拥抱变化,紧跟各省最新价格治理规则和要求,分类管理,主动规范产品的全渠道价格,方能在价格治理变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
/04/基于药品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药品价格治理总览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如有侵权或其他任何问题及时联系:ylzc_00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