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失败别放弃!人体自带的“抗癌卫士”:NK疗法如何杀灭肿瘤
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着强大的免疫系统,它们无时无刻不在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19世纪,瑞典的一位科学家在实验中偶然发现了一种无需特异性抗原的识别,就能够直接识别和摧毁体内的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特殊细胞-NK细胞。
关于NK细胞疗法
NK细胞是人体抗击癌细胞和病毒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血液、肝、脾、骨髓等部位。然而,在癌症患者体内,由于肿瘤的生长和发展,免疫系统往往会受到抑制,NK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也会下降。癌细胞就像一群狡猾的敌人,它们会想尽办法伪装自己,逃避NK细胞的识别和攻击。同时,肿瘤微环境中还会产生一些抑制性因子,进一步削弱NK细胞的功能。这就导致了癌细胞在体内不断生长和扩散,病情逐渐恶化。
为了增强NK细胞的抗癌能力,科学家们研发出了NK细胞疗法。简单来说,NK细胞疗法就是通过采集患者自身或健康供者的NK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和激活,使其数量大量增加、活性显著提高,然后再将这些经过"强化训练"的NK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让它们在体内发挥更强的抗癌作用。
经过多年的研究,NK细胞疗法在癌症治疗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1期试验:数据惊艳全球
2025年4月4日,MD安德森癌症中心在《自然医学》上公布的NK细胞联合双特异性抗体AFM13的1期试验(NCT04074746)数据惊艳众人。共纳入了42名淋巴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首先通过化疗清除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环境,为后续的NK细胞治疗创造有利条件。然后,输注脐带血来源的NK细胞,随后每周额外输注AFM13。这种联合治疗的方案充分发挥了NK细胞和双特异性抗体的优势,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NK细胞疗法为EGFR突变肺癌患者带来曙光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不同,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约85%。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EGFR突变)是一类常见的分子改变。对于EGFR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在既往接受过全身治疗后出现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患者,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重大挑战。
2019年11月,一篇题为"Effect of autologous NK cell immunotherapy on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 with EGFR mutations"的文章聚焦于NK细胞疗法对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为肺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项研究共纳入了48例患者,他们被分为四组(A、B、C、D组)接受不同方式的NK细胞治疗。研究结果令人振奋:48例患者中,共有23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意味着肿瘤体积明显缩小;17例患者病情稳定(SD),即肿瘤没有进一步恶化。
结语
NK细胞疗法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除了肺癌和淋巴瘤,它在其他多种癌症的治疗中也展现出了潜在的疗效。例如,在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等癌症的研究中,NK细胞疗法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NK细胞疗法有望成为一种通用的癌症治疗方法,为更多的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