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幽门螺杆菌:“胃”你好吗

2025-05-16 09:11   斯达特生物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独特的生态位而著称。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与医学意义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的发现是现代医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979年,病理学家Warren首次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弯曲状细菌,并注意到这种细菌总是出现在发炎的胃黏膜附近。这一发现引起了消化科医生Marshall的重视,两人于1981年展开合作研究。他们通过对100例胃病患者的调查,证实这种细菌与胃炎存在明确关联,并发现其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近半数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

经过不懈努力,Marshall终于在1982年4月成功分离培养出这种细菌。为了验证其致病性,Marshall和Morris医生甚至亲自吞服含有该菌的培养液,结果出现了严重的胃炎症状。这些突破性发现于1984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立即引起全球医学界的轰动。2005年,Warren和Marshall因其杰出贡献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6581747357279801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呈螺旋形弯曲,长度2.5-4.0μm,宽度0.5-1.0μm。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单极带有2-6根带鞘鞭毛,这些鞭毛长度可达菌体的1-1.5倍,既是运动器官也是定植工具。该菌为微需氧菌,需要在5-8%的氧气环境中生长,普通大气或完全无氧环境均无法存活。

在实验室培养时,幽门螺杆菌需要特殊的培养基(如添加血液的布氏琼脂)和抑菌剂(如万古霉素)。其生化鉴定主要依靠七种特征性酶反应:氧化酶、触酶、尿素酶等。基因组测序显示,幽门螺杆菌含有多个重要基因,包括编码尿素酶的Ure基因,以及VacA和CagA等毒力基因。根据毒力因子表达差异,菌株可分为Ⅰ型(表达CagA和VacA)和Ⅱ型(不表达这两种蛋白),其中Ⅰ型与胃部疾病关系更为密切。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

幽门螺杆菌具有独特的胃内定植能力。其鞭毛提供强大动力,帮助细菌穿透胃黏膜层;特殊的粘附素使其能牢固附着于上皮细胞;分泌的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抵抗免疫细胞的杀伤。最突出的是其丰富的尿素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氨,形成"氨云"中和胃酸,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

24321747357280224

幽门螺杆菌与胃部疾病的关系

胃炎

幽门螺杆菌是已知唯一能突破胃黏膜天然防御屏障的病原体。Goodwin提出的"屋漏学说"形象描述了其致病机制:细菌首先破坏胃黏膜屏障("屋顶"),继而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主要致病因素包括定植因子、毒素(如VacA和CagA)、炎症介质和免疫反应等。

消化性溃疡

约1/6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发展为消化性溃疡。该菌通过多种机制促进溃疡形成:增加胃酸分泌、引起十二指肠胃化生、破坏黏膜屏障、产生炎症介质等。传统认为"无酸无溃疡",现代观点更强调"无Hp无溃疡"。虽然抑酸治疗可促进溃疡愈合,但根除幽门螺杆菌才能有效预防复发。

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的致癌机制包括:细菌代谢产物直接损伤黏膜、细菌DNA片段整合入宿主细胞引发恶变,以及慢性炎症的基因毒性作用等。虽然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展成胃癌,但该菌被认为是重要的风险因素。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

临床主要采用包含四种药物的联合疗法: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提高抗生素疗效

两种抗生素(常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直接杀灭细菌

铋剂(如枸橼酸铋钾):增强杀菌效果

标准疗程为10-14天,治疗结束后需通过呼气试验等方法确认根除效果。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年龄、健康状况和药物敏感性个体化制定。

预防与健康管理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镜和呼气试验检查。在公共卫生层面,改善卫生条件、注意饮食卫生是预防感染传播的有效措施。虽然感染不一定导致胃癌,但及时根除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病风险,有效维护胃部健康。

通过深入了解幽门螺杆菌的特性、致病机制和防治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常见但危害严重的胃部病原体,保护消化系统健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螺杆菌,幽门,细菌,治疗,胃黏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