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分享胃癌防治知识,助力守护胃部健康。
[ 导言 ]
胃癌,这个令人谈之色变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健康。它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生活习惯、慢性胃病等多重因素,都可能成为诱发胃癌的"推手",早期症状的隐匿性,又让许多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为您全方位揭秘胃癌防治知识,助您守护胃部健康,远离疾病威胁。
[ 本期嘉宾 ]
彭建军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中心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 本期话题 ]
01 哪些因素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02 早期胃癌难以发现的原因有哪些?
03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该要怎样进行胃癌筛查?
04 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有哪些?
05 胃癌患者在术后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
[ 图文解读 ]
01 哪些因素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感染幽门螺杆菌可使胃癌发病风险提升2-3倍。幽门螺杆菌可通过破坏胃黏膜屏障、诱导炎症反应及基因突变,促进胃癌发生,且在共用餐具、口-口传播等场景下易传播。
胃部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
属于胃癌前疾病,长期炎症刺激可导致胃黏膜上皮反复损伤与修复,引发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显著增加癌变风险。
●胃息肉:
不同类型胃息肉癌变风险存在差异,其中腺瘤性息肉恶变风险较高,尤其是直径>2cm、广基无蒂的息肉,一旦发生异型增生,需及时处理。
胃部手术史:
接受过远端胃切除、胃部分切除等手术的患者,因胃解剖结构改变、胆汁反流等因素,术后10-15年胃癌发生风险明显升高,属于胃癌高危人群。
生活方式:
●饮食因素:
高盐饮食(每日摄入超过6g)、长期食用腌制、烟熏、油炸食品,会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损伤胃黏膜;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缺乏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也不利于维持胃黏膜健康。
●不良习惯:
长期大量吸烟、过度饮酒,以及不规律饮食(如暴饮暴食、三餐不定时、长期吃夜宵)、偏好烧烤、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均会增加胃癌发病风险。
代谢因素: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表现为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与胃癌发生存在关联,可能与肥胖引发的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状态等有关,研究表明肥胖人群胃癌风险可升高20%-50%。
遗传因素:
约10%的胃癌具有家族聚集性,携带CDH1、APC等基因突变的人群,或家族中有胃癌、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综合征患者,其发病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02 早期胃癌难以发现的原因有哪些?
早期诊断率: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约20%(2015年为10%)。
●进展期胃癌占比仍高达75-80%;
●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90%vs晚期胃癌<30%;
筛查覆盖率:
●高危人群胃镜筛查率不足30%;
●无症状人群主动筛查比例<5%;
症状隐匿性:
早期胃癌70%无症状
●非特异性症状易混淆
Ⅰ期:轻度饱胀感(57%)、反酸(32%);
Ⅱ期:间断隐痛(65%)、食欲减退(48%);
●报警症状出现时多已进展
持续呕吐(70%为T3以上肿瘤);
呕血/黑便(60%伴淋巴结转移);
体重下降>10%(80%为进展期);
认知误区:
●"胃痛=胃炎"的惯性思维;
● 恐惧胃镜检查;
03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该要怎样进行胃癌筛查?
普通人群筛查方案:
≥40岁:每2-3年常规胃镜检查。
高危人群分类管理:
获得性高危组(起始筛查年龄提前至35岁)
①幽门螺杆菌阳性:
●未根除治疗:每年胃镜+尿素呼气试验
●成功根除后:每3年监测(胃癌风险降低53%)
②术后残胃:
BillrothII式术后:第15年起每年精查
吻合口为重点观察区域(癌变率4.3%)
③癌前病变组: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个月复查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即刻内镜下切除
④遗传高危组:
●家族中有胃癌患者,尤其是直系亲属患病,遗传风险显著增加。
●携带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相关基因突变,或确诊林奇综合征的人群,患癌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
建议从20-25岁起,每1-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以便在疾病早期阶段及时干预,提高治愈率。
✅无论是否属于高危人群,若出现消化不良、腹痛、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接受胃镜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04 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有哪些?
胃癌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模式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演变过程。最初阶段,根治性手术曾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进展及临床证据的积累,胃癌治疗逐步迈向规范化、精准化,目前已形成以根治性手术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
对于可切除胃癌,国际诊疗共识推荐实施胃切除术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该术式已在临床实践中形成统一操作规范。值得关注的是,药物治疗在胃癌全程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纵观其发展历程,药物治疗体系主要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
胃癌治疗药物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化疗时代此阶段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核心,联合其他细胞毒性药物组成化疗方案。然而,这类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较大毒性,临床获益有限。
●第二阶段:靶向药物治疗时代2010年,HER2靶点的发现开启胃癌靶向治疗新篇章。针对HER2阳性的胃癌患者,HER2抑制剂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取得革命性突破,打破了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时间仅12个月的局限。
●第三阶段:免疫治疗时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为晚期胃癌治疗带来新突破。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晚期胃癌患者在接受免疫药物联合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提升至15-19个月,相比传统治疗有显著进步。
新型药物与联合治疗方案
● ADC类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DC类药物结合了靶向药物的精准性与细胞毒性药物的杀伤力。在HER2阳性胃癌治疗中,相比传统抗HER2单克隆抗体,ADC类药物展现出更优疗效,无论是用于一线(前线)还是后线治疗,均能显著提升患者临床获益。
●联合治疗方案将ADC类药物、免疫药物与细胞毒性药物联合使用,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协同抗癌,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为胃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改善。
05 胃癌患者在术后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
术后饮食需遵循"清流质→流质→半流质→软食→正常饮食"的渐进式过渡策略:
●清流质阶段:
术后初期先从清水、米汤、过滤菜汁等无渣、易消化的清流质食物开始,帮助肠道适应消化功能重启。
●流质阶段:
逐步过渡到稀藕粉、牛奶、豆浆、去油肉汤等富含营养的流质食物,为身体补充能量。
●半流质阶段:
选择米粥、软面条、蒸蛋羹、豆腐脑等半固体食物,进一步锻炼胃肠道消化能力。
●软食与正常饮食:
最终过渡到软烂米饭、软馒头、嫩叶蔬菜、去皮水果等软食,并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保持食物细软易吸收。
饮食量与频率的调整
●循序渐进增加食量:
从少量开始(如每次30-50毫升),观察胃肠道反应,若无不适再逐渐增加进食量,帮助消化道逐步适应。
●针对全胃切除患者:
这类患者术后早期进食量显著减少,易出现营养缺乏。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模式(每天5-6餐甚至更多),通过增加进食频率弥补单次摄入量不足,确保营养供应。
饮食结构与营养搭配
●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
术后患者需充足营养支持伤口愈合与机体恢复,应注重荤素搭配,优先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均衡营养摄入:
除蛋白质外,适量补充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果(需加工至软烂)、全谷物等,维持肠道功能;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
饮食禁忌与注意事项
●避免暴饮暴食:
单次进食过多易加重胃肠道负担,尤其需警惕倾倒综合征(多见于全胃或胃大部切除患者)。该症状因进食大量食物后,食物快速进入小肠,引发胰岛素大量分泌,导致低血糖,表现为头晕、心慌、出汗、乏力等。预防关键在于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摄入高糖、高脂或大量食物。
●限制不健康饮食:
减少或避免腌制、烧烤、烟熏、油炸等加工食品,这类食物富含亚硝酸盐、多环芳烃等致癌物,且不易消化;同时避免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防止刺激胃肠道。
●调整不良生活习惯:
避免睡前吃夜宵,晚餐与睡眠间隔2-3小时,减轻胃肠夜间负担,促进消化功能恢复。
术后饮食管理是加速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的重要环节,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并根据自身恢复情况灵活调整饮食方案。
结语
胃癌防治是一场与时间和认知赛跑的生命守护战。从高危诱因的主动规避到早期筛查的精准实施,从多学科治疗的突破性进展到术后康复的科学管理,每一步都关乎生存机会的把握与生活质量的提升。随着胃镜普查的推进、靶向及免疫疗法的革新,更多患者正迎来"早发现、可控制、能治愈"的新希望。
数据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柳叶刀》《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美国胃肠病学会指南》《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遗传性胃癌诊疗共识》《胃癌诊疗指南》《中国消化内镜杂志》《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胃癌診療ガイドライン》《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
彭建军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中心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物临床研究数据核查专家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第一、二、三届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第一届消化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第一、二届消化道肿瘤 MDT 分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第一届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第一、二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第十届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参编《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新进展》(副主编)《静脉输液港的植入与管理》《胃癌外科学》《胃癌淋巴转移》《胃肠外科学》
出诊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