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举玉教授:显微镜下的“小”与世界版图的“大”都是他爱的舞台

2025
05/13

+
分享
评论
见康小雅
A-
A+

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的领域,每一点进步都可能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近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湖南省文明办联合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湖湘好医生 湖湘好护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主任唐举玉教授上榜,让我们一同聆听他那些关于责任与梦想、奉献与创新的故事。

医学是人学,医道是人道。--唐举玉

小一点,再小一点,他会在显微镜下精确地计算每一微米的损伤,却从不计较付出与回报;大一点,再大一点,他将技术推广的蓝图铺开在全国每一个省份,更向着"一带一路"的长远目标继续进发。

一三五手术、二四查房问诊,晚间指导门生,周末广推技艺。这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主任唐举玉的日常行程。

唐举玉深耕显微外科多年,在患者眼里,他是保肢路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同行眼中,他从不藏私,无偿分享新型技术成果。对他而言,医学是人学,医道是人道。

20年磨一剑,磨练出国际领先技术。

在唐举玉的办公桌上,立着一张被国际领域认同的"特殊形式穿支皮瓣衍生术式唐氏分类"术式图,上面画着他研发的特殊形式穿支皮瓣5种基本术式和18种衍生术式,这是他用尽20年心血搭建而成的技术和理论体系。

28311747111633828

2004年,唐举玉通过自学文献开始研究穿支皮瓣移植技术。面对我国穿支皮瓣移植技术落后国际10余年的窘境,不服输、喜欢挑战、一心想为患者提高疗效的他,"钻"进了微观世界里。经过反复标本灌注、穿支皮瓣解剖研究和手术模拟,他在临床成功开展了穿支皮瓣移植技术,成为我国创伤骨科领域最早开展此类手术的专家之一。由他首创的"特殊形式穿支皮瓣衍生术式唐氏分类"理论体系逐步完善,这是属于中国自己的穿支皮瓣特色技术,填补了医学空白,也是国际显微外科历史上首次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技术。

96251747111634202

48111747111634462

皮瓣,通俗来说就是含皮肤和皮下组织、带有独立血液供应的组织块;而穿支皮瓣,是不带深筋膜和肌肉的组织瓣。传统的皮瓣移植技术,就像是连根拔起一棵树移植到另一个地方;而穿支皮瓣移植技术,只需要取一截枝叶移植过去就可以了,供区损伤变小,受区修复之后的外形和功能也更佳。我们现在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术式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精准化的修复方案,技术已经领先全球。

唐举玉修补的,不仅是一组血管,还有患者支离破碎的骨肉和濒临残缺的人生。

3月7日,家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55岁孟女士使用磨粉机时,因操作不慎,右手5个指腹同时被磨粉机磨掉,当即血流如注。当地医生查看伤情后直摇头,认为只能截肢。孟女士和家人不甘心,经多方打听,转入湘雅医院骨科。

手指皮肤缺损、骨缺损、关节囊缺损、屈肌腱缺损、神经血管缺损……面对如此严重的伤情,唐举玉仍然选择迎难而上。"一般患者找到我们,已经是求诊的最后一站了,我们必须竭尽全力。"

其中最难的在于设计。"就像裁缝要懂得精心规划使用布料。"唐举玉他口中的"布料",其实指的是患者的皮瓣。从哪个部位取皮瓣,取多大一块,是否需要将皮瓣分叶,是否需要携带肌瓣和骨瓣等组织,如何才能让皮瓣供区损伤最小化……这些都是"唐裁缝"需要考虑周全的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唐裁缝"在孟女士的左臂皮肤上,精准地画出一幅"布料"使用设计图。3月11日,通过11个小时的奋战,唐举玉带领团队医生让那张设计图"活"了--5叶皮瓣精准重建患者5个指腹缺损。

做显微外科手术,短则数小时,长则10多个小时甚至20多个小时,对医生的体力和毅力是巨大的考验。外表儒雅的唐举玉,身上有着湖南人骨子里的果敢和坚韧。他说,医生必须拿出最好的状态应战,因为患者只有一次机会,只能成功。

40971747111634775

一张地图,承载着广济苍生的大爱。

学一技之长,救数人于困,为了扩大穿支皮瓣移植技术的惠及人群,2014年,唐举玉组织发起穿支皮瓣大师班和全国穿支皮瓣高级培训班。如今,经过10年的推广和实践,已在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培养皮瓣外科高级骨干人才近500名,广泛推广穿支皮瓣技术。

16621747111634936

在唐举玉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特制的中国地图,上面钉着许多彩色的图钉,那是他输送到全国各地的"星星之火"。而地图上最远的图钉钉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

17431747111635347

唐举玉教授将穿支皮瓣移植技术输送全国各地,彩色图钉是他教学的所到之处。

2019年,喀什市人民医院孙向东医生前来湖南参加培训班,作为一名普外科医生,他在穿支皮瓣移植方面是零基础。唐举玉不厌其烦地手把手传授核心技术,并在其结业时寄语:"学好穿支皮瓣技术,造福喀什百姓!"

回新疆后,孙向东与当地几位年轻医生联合购买了一台简易的显微镜,便开启了这份事业。如今,他一年可做70余例穿支皮瓣移植手术。

去年,唐举玉到新疆喀什进行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当时,孙向东刚为一位头部患有巨大皮肤鳞癌的患者,根治性切除肿瘤病灶后采用穿支皮瓣组合移植,为其修补重建了一个平整的新颅顶。唐举玉得知后,甚是欣慰地为其竖起大拇指。

"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精益求精"是手显微外科科训,众多显微外科青年学子在唐举玉的悉心教诲之下,成为中国外科医学坚实的后备力量。

63351747111636221

98221747111636520

彭伶丽护士长是唐举玉所在骨科病房的护士长,也是和他搭档最久的"最佳拍档"。她最大的感受是,在唐举玉的带领下,我们科室不一定每个人都出类拔萃,但一定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都在团结协作中不断成长。在唐举玉《特殊形式穿支皮瓣》一书的编著出版后,骨科的护理团队也出了一本穿支皮瓣患者的护理专著,这些都是全体成员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结果。

奏响"三步曲",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新突破。

2016年,唐举玉荣获中国荣耀医者外科领域最高荣誉"金柳叶刀奖"时,颁奖词中提到:"他是高手中的高手,却从不满足。"

越是山有虎,越向虎山行,唐举玉喜欢挑战对大众造福多,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他总是站在医学的前沿,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实现医疗技术的"突破"。

2016年5月,唐举玉教授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吻合血管的髂骨瓣移植"技术,为患者实施保髋手术,不仅术后保留了髋关节的功能,还为患者节省了一大笔费用。目前,这一技术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同时,唐举玉教授也在尝试和探索使用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兹海默症,取得初步成效。

唐举玉说,这是他计划的"三步曲"。"把他们研究成熟,造福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我的目标。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的领域,每一点进步都可能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30多年来,正是这种对生命深切的关爱,推动着唐教授和他的团队不断前进。心向医道,驱除疾苦,传道解惑,无私授业。唐举玉始终诠释着医者的纯粹和圣洁,肩承荣耀与重任,矢志不渝,勇攀显微外科之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骨科,患者,缺损,医学,移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