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替尼 vs. 塞尔帕替尼: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如何选择?本文结合临床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在RET融合阳性NSCLC的治疗中,普拉替尼和塞尔帕替尼作为两大高选择性RET抑制剂,其疗效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疗效对比:塞尔帕替尼颅内控制更优,普拉替尼一线疗效突出
总体缓解率(ORR)
塞尔帕替尼:LIBRETTO-001研究显示,初治患者ORR达85%,经治患者ORR为6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未达终点。
普拉替尼:ARROW研究显示,一线治疗ORR为78%,二线治疗ORR为57%-63%,中位DoR为22.3个月(经治患者)。
颅内病灶控制
塞尔帕替尼:脑转移患者颅内ORR达91%,中位颅内DoR为9.4个月,显著降低颅内进展风险。
普拉替尼:颅内ORR为56%,中位颅内DoR未达终点,对血脑屏障穿透能力相对较弱。
无进展生存期(PFS)
塞尔帕替尼:初治患者mPFS为22个月,经治患者mPFS为26.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超47.6个月。
普拉替尼:一线治疗mPFS为12.6个月,二线治疗mPFS为9.1-16.4个月,OS数据尚不成熟。
安全性对比:两者不良反应谱相似,普拉替尼肝毒性更常见
常见不良反应
两者均以高血压、肝酶升高、疲劳和腹泻为主,发生率相近。
普拉替尼:3-4级肝毒性(ALT/AST升高≥3级)发生率略高于塞尔帕替尼,需更频繁监测肝功能。
塞尔帕替尼:间质性肺病(ILD)发生率略高,但多为1-2级,通过停药可逆。
剂量调整与耐受性
两者均可通过剂量调整控制不良反应。塞尔帕替尼基于体重给药(<50kg:120mg bid;≥50kg:160mg bid),普拉替尼固定剂量400mg qd,空腹服用。
临床选择建议:综合基因检测与患者特征
基因检测指导:优先选择与肿瘤RET融合伴侣匹配度更高的药物。例如,KIF5B融合患者对普拉替尼响应更佳,而CCDC6融合患者可能更受益于塞尔帕替尼。
脑转移风险:对于存在脑转移或高风险患者,塞尔帕替尼是更优选择;无脑转移患者可优先考虑普拉替尼。
经济性与可及性:普拉替尼已在中国上市,而塞尔帕替尼需通过海外渠道获取,价格和可及性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评估。
普拉替尼和塞尔帕替尼均为RET融合阳性NSCLC的有效治疗药物,前者在一线治疗和肝毒性管理方面更具优势,后者在颅内病灶控制和长期生存获益上表现更佳。临床决策需结合基因检测结果、患者经济状况及合并症综合考量,以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