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颠覆认知!肠道菌群移植或成抽动症治疗“破局者”?

2025-05-09 10:15   元奥生物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移植"健康的肠道微生物,我们能为无数被抽动困扰的孩子按下"暂停键",让他们重获平静的生活。


9岁的男孩小明(化名)从两岁半开始出现频繁眨眼、摇头、耸肩和发出怪声的症状。起初,家人以为只是孩子调皮,但症状逐渐加重,甚至伴随四肢颤抖、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辗转多家医院后,小明被确诊为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 TS)。尽管接受了药物治疗,症状仍反复发作,直到一次特殊的治疗--肠道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让他的抽动症状在8周内从"重度"降至"轻度",甚至部分症状完全消失。

39591746755683331

小明的故事并非孤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而FMT作为一种重塑肠道菌群的手段,正在为抽动症患者带来新的曙光。

01 抽动症不只是"坏习惯"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是一种儿童期起病的神经精神疾病,表现为反复、不自主的运动性抽动(如眨眼、耸肩)和发声性抽动(如清嗓、怪叫)。根据诊断标准,症状需持续超过1年,且期间从未有超过3个月的缓解期。全球约0.8%的儿童受此困扰,中国发病率更高(约1.7%)。 2现有治疗的困境

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如可乐定)、抗精神病药物(如硫必利)以及深部脑刺激(DBS)。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明显局限: 药物副作用:如嗜睡、代谢紊乱、运动障碍等; 疗效不稳定:部分患者对药物反应差,症状易复发; 侵入性风险:DBS手术可能引发感染或定位不准确。 3寻找新疗法的迫切性

抽动症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感染(如链球菌感染)等因素相关。近年来,"肠-脑轴"理论的兴起,为治疗提供了全新视角。

02 肠-脑轴: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大脑?

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其微生物群通过神经、免疫和代谢途径与中枢神经系统双向沟通。研究发现: 菌群失衡与神经疾病相关:自闭症、帕金森病、抑郁症等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与健康人群显著不同; 菌群代谢物影响神经递质:短链脂肪酸(SCFA)、色氨酸代谢物等可直接调节神经信号; 炎症因子"火上浇油":某些致病菌释放的脂多糖(LPS)可能激活免疫反应,加剧神经炎症。 基于此,通过FMT将健康供体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体内,可能重塑菌群平衡,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症状。 03 FMT治疗抽动症:从个案到临床研究

个案突破:从"重度"到"轻度"的转变

2017年,《Case Reports in Medicine》报道了首例FMT治疗儿童抽动症的案例。小明在接受FMT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总分从31分降至5分,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评分分别从16分和15分降至5分和0分。治疗后,他的注意力明显提升,怪叫症状完全消失。 2初步临床试验:80%患者显著改善

2020年,《Frontiers in Psychiatry》发表了一项纳入5名TS患儿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疗效显著:4名患者在FMT后8周内抽动症状减轻超过25%,其中1名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 安全性高:所有患者仅出现短暂低热,无呕吐、腹泻等严重不良反应; 菌群变化: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向供体靠近,特定菌种(如Bacteroides coprocola)的恢复与症状改善显著相关。 04 FMT如何发挥作用?潜在的机制揭秘

重塑肠道菌群结构

研究发现,抽动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较低,且某些有益菌(如Bacteroides coprocola、Dialister succinatiphilus)丰度显著减少。FMT后,这些菌种的恢复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 减少炎症:Bacteroides vulgatus等致病菌丰度下降,降低LPS水平,抑制促炎因子(如IL-6、IL-17F)释放; 促进代谢平衡:菌群代谢产物(如SCFA)调节神经递质(多巴胺、GABA)的合成。 2调节免疫反应

部分患者FMT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提示菌群重塑可能通过"免疫-神经"通路缓解症状。 3功能基因的变化

FMT后,患者肠道菌群中氨基酸合成、糖代谢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可能间接影响神经功能。 05 挑战与展望:FMT能否成为主流疗法?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

样本量小:现有研究仅涉及少数患者,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 长期效果未知:菌群移植的持久性及长期安全性仍需追踪; 个体差异大:不同患者对FMT的反应可能受年龄、饮食、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 2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移植方案:探索最佳供体筛选标准、移植频率和给药途径(如胶囊替代内镜);

联合疗法:将FMT与益生菌、饮食干预结合,增强疗效; 机制深入:解析特定菌种与抽动症的具体关联,开发靶向调控手段。

06 给患者和家属的建议

尽管FMT为抽动症治疗带来希望,但需注意: 严格评估适应症:目前FMT主要用于难治性病例,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选择正规机构:确保供体筛查、菌液制备符合国际标准,降低感染风险; 理性看待疗效:FMT并非"万能药",需结合行为干预和家庭支持。 总之,从个案到临床研究,FMT在抽动症治疗中的潜力已初现曙光。尽管前路仍充满挑战,但这一领域的研究正不断揭示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复杂的对话机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移植"健康的肠道微生物,我们能为无数被抽动困扰的孩子按下"暂停键",让他们重获平静的生活。

关于元奥

元奥生物是-家专业从事人体微生物研究和应用的生物技术公司。公司依托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学、生物信息学、全球人体微生态研究成果、及各类疾病的临床应用和技术积累成果,构建以肠道微生态为靶点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亚健康管理的专业微生态技术平台,为医疗机构、大健康管理中心及特定个人提供肠道菌群检测、研究、制备、存储、配型、移植及定植的微生态完整解决方案。了解肠道菌群检测及肠道菌群移植,欢迎大家咨询~

参考文献:

[1]Zhao H, Shi Y, Luo X, Peng L, Yang Y, Zou L. The Effect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on a Child with Tourette Syndrome. Case Rep Med. 2017;2017:6165239. doi: 10.1155/2017/6165239. Epub 2017 Dec 12. PMID: 29666652; PMCID: PMC5865276. [2]Zhao HJ, Luo X, Shi YC, Li JF, Pan F, Ren RR, Peng LH, Shi XY, Yang G, Wang J, Hu LY, Zou LP, Yang YS. The Efficacy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Children With Tourette Syndrome: A Preliminary Study. Front Psychiatry. 2020 Dec 23;11:554441. doi: 10.3389/fpsyt.2020.554441. PMID: 33424650; PMCID: PMC779374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FMT,菌群,肠道,患者,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