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哮喘日:让呼吸不再沉默,全球3亿哮喘患者的早筛新方案!
2024 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揭示着全球3亿哮喘患者面临的共同命题:如何突破传统诊疗瓶颈,实现从早发现、早治疗的跨越?如今,多种便捷的检测手段正在被开发和应用,为哮喘的早期筛查和长期监测带来新的希望。
一、哮喘防治现状:不容乐观的形势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在我国呈现出严峻的态势。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达 4.2%,约有4570万哮喘患者,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门诊哮喘总体控制率仅28.5%,26.4%的患者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大量患者未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哮喘的防治工作面临巨大挑战。[1]频繁和严重的哮喘发作对患者是致命的,应该高度重视哮喘的预防与控制。
二、传统诊疗方式的局限
肺功能检测存在 "盲区" :肺功能检测仅能反映通气功能,难以全面捕捉气道炎症的动态变化。[2]
症状与炎症存在 "时间差" :部分患者在急性发作前,肺功能检测结果可能仍显示正常,导致错过早期干预的黄金时期。
基层医疗资源匮乏 :基层医疗单位诊断手段有限,一级医院肺功能仪配备率低,中老年群体检查依从性也较低,进一步加剧了哮喘的误诊和漏诊情况。[3]
三、防控早筛新手段:呼气检测
呼气无机物检测:美国胸科协会(ATS)指南明确指出,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可动态监测嗜酸粒细胞炎症状态。FeNO 检测无创、便捷,特别适用于儿童、慢阻肺合并哮喘(COPD-Asthma)重叠人群等。
呼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检测 :上海瑞金医院周敏教授团队在2024年COPD学术会议上公布的创新研究显示,哮喘患者呼气中VOCs特征谱与PRISm(保留比率的肺功能减损)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可早期识别哮喘患者。基于微型气相色谱的VOCs检测技术具有早期预警、鉴别和全程管理的优势。呼气VOC检测有望提前识别气道炎症,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呼吸道疾病,居家检测还能实现炎症动态监测,有效降低急性发作率。
四、呼气VOC检测:哮喘防控早筛的 "新利器"
早期预警,提前发现潜在风险 :呼气VOC检测能够识别气道炎症,其优势在于可早期发现异常。这意味着在患者尚未出现明显肺功能受损症状时,就能提前发现潜在的哮喘风险,为早期干预和治疗争取宝贵时间,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表型鉴别,精准定位疾病类型 :不同类型的哮喘在治疗方案和预后上存在差异。呼气VOC检测有望通过精准定位疾病类型,医生能够为患者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无效或过度治疗。
全程管理,动态追踪病情变化 :其便捷性和无创性使得居家检测成为可能,患者可以在家中定期进行检测,实现对气道炎症的动态监测,有效降低急性发作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哮喘的长期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操作简便,易于普及推广 :呼气VOC检测操作简单,患者只需按照要求呼气,即可完成检测,无需复杂繁琐的准备和操作过程。这使得该检测技术易于在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普及推广,有助于扩大哮喘的筛查范围,提高早期诊断率,让更多患者受益于精准的检测和治疗。
参考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5, 48(3): 208-248. DOI: 10.3760/cma.j.cn112147-20241013-0060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中华结合和呼吸杂志. 2025;48(3):208-248.
《知道肺功能 从正确检查开始》,南山呼吸.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