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伊布替尼耐药怎么办?新一代BTK抑制剂能否破解难题?

2025-04-30 18:11

伊布替尼作为首个共价BTK抑制剂,在CLL/MCL中实现ORR 92%、CR 34%,但长期使用后耐药不可避免,如何应对耐药?

  伊布替尼作为首个共价BTK抑制剂,在CLL/MCL中实现ORR 92%、CR 34%,但长期使用后耐药不可避免:

  耐药机制:BTK C481S突变占50%-60%,导致药物与靶点共价结合失败;

  临床数据:伊布替尼耐药患者中位PFS仅4-6个月,1年OS率<40%。

  新一代BTK抑制剂的突破性进展

  匹妥布替尼(Pirtobrutinib)

  BRUIN研究:复发/难治性MCL患者ORR 56.7%,中位PFS 7.4个月,中位OS 23.5个月;

  中国JZNJ研究:BTK抑制剂耐药患者ORR 62.9%,中位PFS 6.8个月,12个月OS率61.9%;

  作用机制:非共价可逆结合BTK,不受C481S突变影响;

  临床数据

  安全性:≥3级AE发生率15%,仅3%患者因AE停药,显著低于伊布替尼(≥3级AE 60%-70%)。

  泽布替尼(Zanubrutinib)

  ALPINE研究:复发/难治性CLL患者ORR 80.4%,CR 20.3%,12个月PFS率94.9%;

  头对头对比伊布替尼:房颤发生率4.8% vs 13.8%,高血压发生率14.2% vs 23.8%。

  选择性优势:对BTK抑制效力是伊布替尼的10倍,对EGFR、ITK脱靶抑制降低10倍;

  临床数据

  联合治疗策略的探索

  三联疗法

  匹妥布替尼+维奈克拉+利妥昔单抗:初治CLL患者第7周外周血MRD阴性率93%,骨髓MRD阴性率91%;

  泽布替尼+奥妥珠单抗:复发/难治性MCL患者ORR 88%,CR 52%,中位PFS 24个月。

  耐药后序贯治疗

  伊布替尼耐药患者换用匹妥布替尼,ORR 40%-50%,中位PFS 5-7个月;

  泽布替尼耐药患者换用CAR-T疗法,ORR 82%,CR 58%,中位PFS 18个月。

  患者分层与个体化治疗

  一线治疗选择

  无del(17p)/TP53突变患者:伊布替尼或泽布替尼单药;

  高危患者(TP53突变、IGHV未突变):泽布替尼+维奈克拉±奥妥珠单抗。

  耐药后治疗路径

  C481S突变阴性:换用泽布替尼或阿可替尼;

  C481S突变阳性:优先匹妥布替尼,若无效可考虑CAR-T或双特异性抗体。

  2024年ASH年会报道,BTK降解剂NX-2127在BTK抑制剂耐药患者中实现ORR 71%,CR 29%,且可清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病灶,为克服耐药提供新思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破解,共价,临床,结合,实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