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眼镜几乎成了很多人的 “标配”,近视、远视和老光更是困扰着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常见视力问题。
近视、远视和老光防治指南
在日常生活中,眼镜几乎成了很多人的 "标配",近视、远视和老光更是困扰着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常见视力问题。这些视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又该如何防治?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一、定义
(一)近视
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的状态,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看远处物体模糊不清,而看近处物体相对清晰。简单来说,就是眼睛 "太会聚焦",把远处的东西 "看近了"。
(二)远视
远视与近视相反,同样属于屈光不正,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使得看近处物体模糊,看远处物体也可能不太清晰 ,就像眼睛 "聚焦能力不足",远处近处都看不太清楚。
(三)老光
老光又称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并非病理状态。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调节能力逐渐下降,导致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
二、临床表现或症状
(一)近视
早期可能出现看远处物体眯眼、频繁眨眼、经常揉眼等表现,看黑板、远处的广告牌等模糊不清。随着近视度数加深,视力下降明显,还可能出现视疲劳,眼睛干涩、酸胀、疼痛,甚至出现外斜视等情况。
(二)远视
轻度远视患者,看远处物体时可能无明显症状,但看近处物体容易出现视疲劳,如眼睛胀痛、头痛等。中高度远视患者,远近视力都会受到影响,看东西模糊,且容易出现视疲劳症状,还可能导致眼球内斜视。
(三)老光
主要表现为近距离阅读困难,需要将阅读材料拿远才能看清,阅读时容易出现眼酸、眼胀、头痛等视疲劳症状,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症状会逐渐加重。
三、发生的原因
(一)近视
遗传因素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近视,孩子患近视的概率会增加。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使用电子产品,读写姿势不正确,缺乏户外活动,都会导致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促使近视发生。
(二)远视
主要是眼球发育异常引起,在胎儿时期,眼球较小,眼轴较短,多为远视状态。如果眼球发育迟缓,到成年后眼球仍较小、眼轴较短,就会形成远视。此外,某些眼部疾病也可能导致远视。
(三)老光
是由于年龄增长,眼部组织自然老化,晶状体的弹性和睫状肌的调节能力下降,无法像年轻时那样灵活地调节眼球屈光,从而出现老视现象。
四、诊断依据、检查指标与检验项目
医生通常会通过视力检查初步判断视力情况,使用视力表检测远视力和近视力。还会进行验光检查,包括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等,确定近视、远视的度数和散光情况。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进行散瞳验光,放松睫状肌,得到更准确的验光结果。此外,还会检查眼球的形态、结构,如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辅助诊断。
五、鉴别诊断
近视、远视需要与其他眼部疾病引起的视力下降相鉴别,如白内障、青光眼等。白内障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视物模糊,晶状体浑浊;青光眼除了视力下降,还伴有眼痛、头痛、眼压升高等症状。老光则需要与其他导致近距离视力下降的疾病鉴别,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和相关的全身检查可以区分。
六、治疗方法
(一)保守治疗
1. 佩戴眼镜:这是最常见的矫正方法。近视患者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后再聚焦在视网膜上;远视患者佩戴凸透镜,增强光线的汇聚能力;老光患者佩戴合适度数的老花镜,帮助看清近处物体。
2. 改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约 33 厘米,连续用眼 40 - 50 分钟后,休息 10 - 15 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 2 小时,让眼睛充分放松。
(二)药物治疗
目前针对近视、远视和老光,药物治疗相对较少。部分研究表明,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对延缓儿童近视进展有一定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可能存在副作用。
(三)手术治疗
1. 近视手术:包括角膜屈光手术(如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通过改变角膜曲率或植入人工晶状体来矫正近视,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评估。
2. 远视手术:可采用角膜屈光手术或眼内屈光手术,原理与近视手术类似,改善眼球的屈光状态。
3. 老光手术:部分老视患者可选择通过手术治疗,如角膜老视手术、晶状体置换术等,但手术风险和效果因人而异。
(四)中医疗法
中医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对改善视力有一定辅助作用。常用的穴位有睛明、攒竹、四白、太阳穴等。此外,一些中药也可起到养肝明目、滋补肝肾的功效,帮助改善眼部功能。
七、注意事项
佩戴眼镜的患者要定期复查视力,根据视力变化及时更换合适度数的眼镜。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要严格按照医嘱护理眼睛,避免感染,定期复查。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都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用眼,防止视疲劳加重。
八、预防保健措施及专家提醒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和睡眠。增加富含维生素 A、C、E 以及叶黄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如胡萝卜、蓝莓、菠菜等。
成年人也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用眼工作。对于老视人群,一旦出现近距离阅读困难,要及时验光配镜,不要强撑。同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早发现、早干预眼部问题。
如果发现视力下降明显,或伴有眼痛、头痛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判断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