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EAE模型
一、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概述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是一种以特异性致敏的CD4+T细胞介导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与多发性硬化(MS)类似。EAE模型是研究MS病理过程和发病机制的重要工具,在临床神经免疫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动物选择
多种动物可用于EAE模型的建立,包括鸡、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羊、犬和猴等。不同种属或品系的动物对EAE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常用的敏感动物包括Lewis和DA大鼠、PL/J和SJL/J小鼠以及Hartley和Strain13豚鼠等。小鼠和大鼠的EAE模型在临床表现、病理和免疫等方面与人类脱髓鞘疾病较为相似,因此应用最为广泛。
三、建模方法
(一)主动诱导法
主动诱导法是通过将抗原与佐剂混合后注射到动物体内,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诱导EAE的产生。常用的致敏抗原有髓鞘碱性蛋白(MBP)、蛋白脂(PLP)、髓寡树突细胞糖蛋白(MOG)等。
抗原与佐剂的混合:抗原需与佐剂(如完全弗氏佐剂,CFA)混合制成乳剂。CFA能提高抗原的免疫反应强度并延长免疫时间,而百日咳毒素(PTX)可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T细胞通过血脑屏障。
注射途径:常用的注射途径包括皮下、腹腔和尾静脉等,其中皮下多点注射和脚垫注射的发病率较高。
(二)被动转移实验
被动转移实验通过将EAE抗原特异反应性T细胞转输给同一品系的健康动物,使其发病。这是研究EAE发病机制的直接证据,也是研究治疗和预防措施的良好模型。
四、模型判定标准
(一)神经功能评分
根据Kono等提出的标准,神经功能评分分为5级:1级为尾部无力,2级为尾部无力加肢体无力,3级为肢体轻度麻痹,4级为肢体严重麻痹,5级为濒死状态。
(二)病理检测结果
通过HE染色等方法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和脱髓鞘情况。EAE模型组小鼠脊髓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聚集,髓鞘结构松散、崩解,密度降低。
(三)免疫荧光双染结果
EAE模型组小鼠脊髓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多,而活化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
(四)细胞流式分析
EAE模型小鼠中致炎细胞Th17数量显著增加,抑炎细胞Treg和Breg数量显著降低。
五、以小鼠为例的MOG诱导EAE模型建立
前期准备
完全弗氏佐剂(CFA)的配制:将结核分枝杆菌加入弗氏不完全佐剂(IFA)中,充分混匀后置于4℃冰箱备用。
百日咳毒素储存液(PTX)的配制:将百日咳毒素溶解于PBS中,储存于4℃冰箱。
抗原佐剂乳化物的制备:将MOG 35-55多肽与CFA混合乳化,形成油包水混合物。
模型制备
动物选择:选择6-8周龄、18-25克的雌性C57BL/6小鼠,确保品系纯正和SPF级饲养环境。
注射与处理:
麻醉小鼠,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
每侧皮下注射抗原佐剂乳化物100μl,随后腹腔注射PTX。
48小时后再次腹腔注射PTX,第七天加强免疫。
观察与记录:观察小鼠体重和临床神经功能分级,直至MOG免疫后30天。
六、结语
EAE模型是研究MS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通过优化建模方法和评估标准,EAE模型为揭示MS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