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尼拉帕利和奥拉帕利是其中两种备受关注的药物,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患者选择时需综合考虑。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尼拉帕利和奥拉帕利是其中两种备受关注的药物,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患者选择时需综合考虑。
从适应症来看,奥拉帕利适用于BRCA1/BRCA2突变卵巢癌的一线治疗,而尼拉帕利最初获批用于含铂化疗完全或部分缓解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是美国FDA批准的首个无需BRCA突变或其他生物标志物检测就可用于治疗的PARP抑制剂。
在用法用量上,奥拉帕利推荐剂量为每次150mg,每日2次;尼拉帕利推荐剂量为300毫克,一日1次,空腹或进餐时服用均可。尼拉帕利半衰期较长(36小时),药物吸收利用度良好,每天只需口服一次,这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相比之下,奥拉帕利需要每天口服两次。
临床试验数据为两种药物的疗效提供了有力支撑。在SOLO1研究中,新诊断的BRCA突变晚期卵巢癌患者接受奥拉帕利维持治疗,7年OS率达67.0%,奥拉帕利组与安慰剂组的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和75.2个月(P=0.0004),相比安慰剂组,奥拉帕利组的死亡风险降低了45%。在PRIMA研究中,尼拉帕利相较于安慰剂,在全人群中并未显示出OS的显著差异[46.6个月 vs 48.8个月,HR 1.01(0.84 - 1.23);p=0.8834],但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人群,5年OS率与安慰剂组无差异(55% vs 56%),在HRD人群的PFS获益上,尼拉帕利得到验证,5年PFS率与安慰剂组分别为35% vs 16%。
不良反应方面,奥拉帕利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贫血、乏力、恶心等;尼拉帕利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贫血、腹泻、呕吐等,还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血液毒性反应,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患者选择尼拉帕利或奥拉帕利时,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经济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并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