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胃癌领域的MDT模式协作与ADC药物的革新突破!
[ 导言 ]
胃癌作为我国高发消化道肿瘤,传统治疗常面临疗效局限与生存质量难以兼顾的困境。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普及和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崛起,正推动胃癌治疗迈入"精准协作+全程管理"的新阶段。本文从MDT模式优化、化疗个体化选择到营养全程干预,结合国产ADC药物突破,全面解析胃癌诊疗的关键进展。
孙清 主任医师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肿瘤科副主任
01 胃癌治疗中的MDT模式是什么?
02 胃癌患者化疗怎么选合适方案?
03 如何应对化疗中的不良反应?
04 晚期胃癌患者的不同治疗策略?
05 胃癌患者该如何进行营养治疗?
06 胃癌靶向药有什么新的突破?
胃癌治疗中的MDT模式是什么?
核心战略:从"单科作战"到"多学科精准围剿"
①MDT模式的优势:
●跨学科协作: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多科室专家骨干会诊,根据患者分期、转移情况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流程标准化:针对疑难病例(如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通过MDT多学科协调讨论,针对治疗方案进行优化,通过转化治疗、靶向治疗,配合手术治疗,让患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②典型案例:肠癌肝转移患者的MDT救治
●初诊不可切除:患者为结肠癌伴多发性肝转移,MDT小组评估认为无法直接手术。
●转化治疗显效:经3周化疗后,肝转移病灶显著缩小,二次MDT小组判定可同步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达到手术指标。
●多学科接力:普外科与肝胆外科联合手术,术后辅以化疗,让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获益。
辅助阅读:
MDT模式使局部晚期胃癌手术切除率提升20%-30%,5年生存率提高15%。
胃癌患者化疗怎么选合适方案?
个体化原则:从"一刀切"到"量体裁衣"
①不同患者不同选择:
●年轻/高负荷患者:可以使用强效三联方案,快速缩小肿瘤,达到手术条件,进行手术切除。
●老年/体弱患者:选用耐受性更佳的两联(SOX、CAPOX)或单药方案(S-1、卡培他滨)通过降低药物剂量强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②特殊人群调整:
●肾功能不全者:避免顺铂,改用卡铂或调整顺铂剂量,奥沙利铂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时需谨慎评估,必要时减量或停药。
●合并基础疾病:联合临床营养科支持,参与患者的症状管理,平衡化疗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如何应对化疗中的不良反应?
管理策略:从"被动耐受"到"主动防控"
①药物可及性提高:
●药物升级:止吐方案+骨髓保护,现在已经有成熟用药方案应对化疗副作用。
●纳入医保:部分对抗化疗副作用的药物纳入医保,降低用药费用,提高了抗化疗副作用药物的可及性。
②心理与营养双干预:
●心理疏导:通过焦虑量表筛查高危患者,联合心理科制定干预计划,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营养强化:化疗期间应增加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必要时补充肠内营养剂,保证患者的营养健康。
晚期胃癌患者的不同治疗策略?
分型而治:局部晚期患者的"降期手术" vs 晚期患者的"延长生存"
①局部晚期胃癌
目标:通过转换治疗实现降期,争取根治性手术机会。
●通过新辅助化疗(如FLOT方案)实现肿瘤降期。
●多科室协作(MDT)模式,为患者争取根治性手术机会,真正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MDT关键作用:每个治疗周期评估肿瘤退缩情况,多科室联合判定患者状态和手术时机。
②真正晚期胃癌
目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采用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联合免疫抑制剂,尽力控制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生命。
●通过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的方式改善患者的晚期生活质量。
胃癌患者该如何进行营养治疗?
全程管理:从"辅助支持"到"核心治疗"
①营养干预三阶段
●术前/化疗前:通过对应的营养量表筛查患者营养状况,优先通过肠内营养进行补充,保证患者的健康状况。
●术后/化疗中:确定患者每日的热量摄入,严格执行,补充患者体力,必要时可使用肠外营养支持。
●康复期:定期监测体成分,优化患者营养摄入,促进患者身体修复。
②误区纠正
●"饿死肿瘤"不可行:限制营养反而加速恶病质进程,患者需保证充足能量摄入。
●高蛋白饮食"无害":肿瘤细胞代谢特征与正常细胞不同,高蛋白可延缓肌肉消耗。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医嘱,采用高蛋白、低脂肪加优质碳水的摄入组合。
辅助阅读:
恶质病指的是由于癌症、肿瘤等慢性疾病而引发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特征是进行性消瘦,患者会出现肌肉萎缩、食欲下降、骨骼肌流失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多功能器官衰退,常规营养支持难以逆转病程。
胃癌靶向药有什么新突破?
靶向治疗突破:"ADC药物是下一个5年到10年的药物治疗的方向"
①ADC药物:高效低毒
●器官保护:ADC药物在胃癌中表现出了更低的肝肾功能损伤风险。
●抗体制导:通过单抗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如HER2、TROP2),减少对正常细胞的误伤。
●跨瘤种应用:同一靶点ADC可覆盖多癌种(如HER2靶点可用于乳腺癌、胃癌、膀胱癌)。
②HER2靶向ADC:维迪西妥单抗
●优势突破
广谱覆盖:对HER2高、中、低表达的患者均有效,缓解率较传统药物有显著提升。
旁观者效应:通过释放细胞毒性药物,同步杀伤周边HER2阴性肿瘤细胞。
●未来可能的方向
双抗ADC:同时靶向HER2与CLDN18.2,突破胃癌异质性限制。
智能载药:基于肿瘤微环境pH值触发药物释放,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结语
MDT模式与ADC药物的协同创新,正推动胃癌治疗从"单一化"迈向"精准化"。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转化治疗策略,局部晚期患者也重获手术机会。国产ADC药物凭借"精准制导+旁观者效应",为HER2不同表达人群带来生存突破。未来,结合营养全程管理与耐药监测技术,胃癌诊疗将实现"活得长"与"活得好"的双重跨越。
数据来源: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2024).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4)[指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Sun, Q. et al. (2023). 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real-world study.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41(suppl 16), 405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3). 维迪西多单抗 Ⅲ 期临床试验数据 [技术报告]. 北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及血管损伤防范中国专家共识(2023 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3, 43 (11): 1201-1205.
孙清主任医师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肿瘤科副主任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学组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学组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结直肠癌专委会学组委员
江苏省老年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
江苏省肿瘤防治联盟放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肿瘤防治联盟大肠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免疫学会放射与免疫专委会委员
无锡市抗癌协会理事
无锡市抗癌协会肿瘤姑息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无锡市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委会委员
出诊单位: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北院)、每周四上午(南院)
出诊地点: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兴源北路585号(北院),江苏省无锡市中山路68号(南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