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防治指南
乳腺癌防治指南
乳腺癌,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一紧。它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健康。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唠唠乳腺癌的那些事儿,给大家奉上一份实用的防治指南。
一、乳腺癌是什么?
乳腺癌,简单来说,就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这些失控生长的细胞会逐渐形成肿瘤,如果不及时治疗,肿瘤细胞可能会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二、有哪些症状?
1. 乳房肿块:这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大多数肿块是无痛性的,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晰,活动度差。不过,也有少数患者的肿块会伴有疼痛。肿块可以在乳房的任何部位出现,但以外上象限最为多见。
2. 乳房皮肤改变:当肿瘤侵犯乳房悬韧带时,会导致皮肤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医学上称为 "橘皮样改变"。肿瘤侵犯皮肤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溃,形成溃疡,经久不愈。
3. 乳头溢液:非哺乳期出现乳头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要高度警惕乳腺癌。除了血性,溢液还可能是浆液性、水样等。
4. 乳头乳晕异常:乳头可能会回缩、凹陷,乳晕的颜色也可能变深,出现湿疹样改变。
三、为什么会得乳腺癌?
1.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特别是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那么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会明显增加。携带某些基因突变,如 BRCA1 和 BRCA2 基因突变,患乳腺癌的概率更是大大提高。
2. 激素水平:雌激素和孕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月经初潮过早(小于 12 岁)、绝经晚(大于 55 岁)、未生育或首次生育年龄大于 35 岁、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等,都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3. 生活方式:长期高脂饮食、肥胖、缺乏运动、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促进乳腺癌的发生。
4. 其他因素: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胸部接受过高剂量的放射线照射等,也可能是乳腺癌的诱发因素。
四、如何诊断?
1. 乳房自查:女性可以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查,一般在月经结束后 7-10 天进行。对着镜子,观察乳房的大小、形状是否对称,皮肤有无异常,乳头是否有溢液等。然后用手指轻轻触摸乳房,检查是否有肿块。不过,乳房自查只能作为初步筛查,不能替代专业检查。
2. 临床体检: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检查乳房有无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3. 影像学检查:
3.1乳腺 X 线摄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钼靶检查,对发现早期乳腺癌有重要意义,尤其适用于 40 岁以上的女性。
3.2乳腺超声:能清晰显示乳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等,对于年轻女性、乳腺组织致密的患者,超声检查更为合适。
3.3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高,可用于乳腺癌的术前评估、新辅助治疗疗效监测等,但检查费用较高,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4、病理学检查:这是诊断乳腺癌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肿块,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的性质、类型和分期。常用的穿刺方法有细针穿刺、空芯针穿刺等。
五、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1. 乳腺纤维腺瘤:常见于年轻女性,肿块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边界清晰,活动度好,一般无疼痛。
2. 乳腺增生:多表现为乳房胀痛,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乳房内可触及结节状或片状增厚,质地较韧,边界不清。
3. 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女性,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伴有发热,炎症消退后肿块可消失。
六、怎么治疗?
1.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包括乳房切除术和保留乳房手术。乳房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较大、多中心病灶、不适合保乳的患者。保留乳房手术则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乳房的外观和功能,术后需要进行放疗。
2. 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化疗可以在手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使肿瘤缩小,便于手术切除;也可以在手术后进行(辅助化疗),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化疗药物会有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但医生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 放疗: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放疗可以在手术后进行,降低局部复发风险;也可以用于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治疗,缓解症状。放疗可能会引起皮肤损伤、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
4. 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使用药物阻断雌激素的作用或减少雌激素的合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内分泌治疗药物需要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潮热、阴道干涩、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5. 靶向治疗:针对乳腺癌细胞上特定的靶点进行治疗,药物能精准地作用于癌细胞,疗效好且副作用相对较小。常用的靶向药物有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适用于 HER-2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6. 中医疗法:中医可以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中药可以调节患者的身体机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提高免疫力。一些中药如黄芪、人参等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此外,针灸、推拿等中医手段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睡眠等。
七、注意事项
1. 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按时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 放化疗期间,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3. 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发热、出血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
4.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家人和朋友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也起着重要作用。
八、如何预防?
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物。坚持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2. 控制体重:肥胖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
3. 定期筛查:对于 40 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腺 X 线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对于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如家族史、基因突变等,筛查年龄应提前,检查频率也应增加。
4.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母亲患乳腺癌的风险,同时对宝宝的健康也有很多好处,所以建议产后尽量进行母乳喂养。
九、专家提醒
乳腺癌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多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女性朋友们要重视乳房健康,定期进行自查和体检。如果发现乳房有异常,不要惊慌,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希望大家都能远离乳腺癌,拥有健康美丽的人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