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吉训明院士接任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25年4月2日,首都医科大学再度迎来重磅调整。
这一天,「首儿博雅」医学讲坛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成立大会在首都儿科研究所(以下简称「首儿所」)举行。大会上,吉训明校长宣读文件,宣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正式成立,并在医院设立第二儿科医学院。这意味着,首都医科大学成为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后,全国第二家拥有两家儿童专科附属医院的医学院校。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儿科医学研究所,首儿所已走过了67年历程。1986年,首儿所附属儿童医院成立;2021年,首儿所通州院区动工建设,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2014年,首儿所附属儿童医院成为第一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儿科及儿外科2个专业基地。2018年,获得第二批国家试点专科培训基地,现有新生儿围产期医学及小儿麻醉学专科培训基地。所院现有职工2022人,高级职称专家328
名,拥有研究生导师92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1名,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0余人。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北京市儿科医疗、教学与科研资源深度整合迈入新阶段。首都医科大学作为首都医学教育的主力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颇有成绩,与首儿所的强强联合被业界视为是一次具有前瞻性的战略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呼文亮在致辞中指出,首医在医学教育和医疗领域拥有强大的综合实力。从物理空间来看,众多附属医院和临床医学院不断发展壮大,为医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学科建设方面,首医的优势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在各个排行榜中均表现出色。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大家庭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应志在一流,追求卓越。根据首都医科大学官网显示,首医共有23家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其中多家医院专科优势明显。比如,在2024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别在神经内科专科声誉中位列第二和第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则在骨科中排名第一。 在综合实力的支撑下,无论是从实践平台的搭建,还是学科排名成绩,都体现着首都医科大学在医学领域的地位,而这也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更高的要求。在学科建设上,呼文亮希望中心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与其他附属医院相互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他鼓励首都儿科医学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前沿的医学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学科水平,向着国际一流的目标迈进。人才培养是医学发展的关键,呼文亮对此尤为重视。他强调,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儿童医学人才是首要任务。首都医科大学将为中心提供优质的生源,而中心则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每一位医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儿科事业的未来,只有将他们培养好,才能为每个家庭的孩子健康提供保障,为儿科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此同时,呼文亮还特别提到了教师医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师和医师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每一位老师和医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治病救人的双重使命。因此,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吉训明校长则从大学的基本功能出发,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的发展提出期望。他指出,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和传播科学知识四大功能,首儿所的职工加入首医大家庭后,应从入职第一天起,就按照大学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吉训明希望中心能够培养出一批顶尖的儿科医学人才。不仅要有顶尖的教授、副教授,还要注重培养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他鼓励专家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明确专业发展方向,避免同质化竞争。吉训明为中心的未来发展规划了一系列具体举措。他提议中心每年举办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主题进行交流和分享。通过这样的学术活动,能够让中心的医务人员接触到前沿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吉训明表示,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心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儿科医学的创新发展。他相信,通过快速融合和不断努力,中心一定能够按照大学的要求实现快速发展,达到市委市政府对儿童医学中心的定位。
大会上,首儿所党委书记张金保在致辞中表示,首儿所将秉持互惠互利互信的原则,与首都医科大学携手共进。以中心成立为新的起点,全力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不断提升首儿所的核心竞争力。 张金保提到,中心将在医疗方面加大投入,提升儿科疑难重症的救治能力,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协作,优化医疗服务模式,让每一位患儿都能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在教学上,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强化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实践教学与临床思维的培养,为首医培养更多优秀的儿科医学人才。中心的科研领域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首儿所将依托附属首医的资源优势,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外部合作,聚焦儿科医学前沿领域,开展高水平科研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儿科医学的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建辉则在围绕学校与儿童医学中心深度融合提出了「三个强化」的战略部署,为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首先是强化医教协同。王建辉指出,作为大学附属医院,首都儿童医学中心要选拔和培养一批既具有扎实医学知识,又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完善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第二是强化医研协同。王建辉强调,中心作为首都高水平的儿科诊疗机构,要强化医学科技创新主体责任。鼓励医务人员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聚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和未解决的临床问题,与首都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协作。第三是强化支撑保障。王建辉表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将会同市级相关部
门为双方深化合作提供有力保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的成立,是我国儿科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未来,随着自身不断发展壮大,中心将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医院精益运营管理专区
【系列直播,抢先观看】系列直播分享将涵盖最新的医院运营管理理念和行业趋势,帮助医院实现人、财、物三项核心资源精益管理。
【标杆探访,抢先报名】优先健康界年度标杆医院运营管理主题探访名额,提供实地考察机会,亲身体验和学习标杆医院的先进运营管理经验做法。
【互动交流,持续学习】线上社群随时交流,专家讲师不定时分享优质运营管理学习资料内容,行业经验。
【解决方案,提升效率】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提供医院运营管理优选解决方案,帮助医疗机构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技术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