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门诊预交金:一场倒逼医院转型的攻坚战打响

2025
03/30

+
分享
评论
秦永方
A-
A+

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探索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取消门诊预交金:一场倒逼医院转型的攻坚战打响

自2025年3月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门诊预交金制度,这一延续了四十余年的医疗收费模式正式宣告终结。此举旨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感受,并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一环,这项政策在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也将公立医院推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风暴。

预交金制度诞生于20世纪 80 年代,其初衷是缓解医疗信息化不足带来的缴费效率问题。但随着医保覆盖率稳定在 95% 以上、移动支付技术普及,以及脱贫攻坚时期 "先诊疗后付费" 模式的成功实践,预交金的历史使命已悄然完成。

一、对医院经济的主要影响

体现在收入结构和资金流动性上。取消预交金制度后,医院需重新评估财务管理体系,调整收入确认流程,并优化现金流管理策略,以顺利过渡到新的收费模式。同时,医疗服务流程也将迎来重塑,确保患者体验与医院运营效率的双重提升。

1. 现金流压力增加

取消门诊预交金后,医院原有的资金来源渠道逐一被切断。过去,预交金在一定程度上为医院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持,预交金可缓解医院的垫资压力。然而,面对新政策,医院需更加依赖医保即时结算和稳定的财政拨款来保障日常运营。医保回款周期延长或延迟,将加剧医院的资金周转难题。

2. 财务风险管理加剧

预交金取消后,医院资金链对医保支付时效的依赖度显著提升。如果医保部门未能按时完成费用审核和结算,医院可能面临流动性危机。此外,自费患者占比较高的医院,在取消预交金后,可能面临更多患者因资金压力而推迟或放弃治疗,从而影响医院收入的稳定性。

3. 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调整

新政策环境下,医院需适时调整传统绩效考核指标,如门诊诊间缴费率等。同时,医院需要将更多资源投入提升患者满意度和优化服务流程中,这可能会对短期经济效益产生一定影响。

二、对医院经济的主要冲击

在于收入来源的多元化需求。医院需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发展高端医疗服务、加强药品供应链管理等,以弥补预交金取消带来的收入缺口。同时,提升内部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成为确保医院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1. 就诊量与收入的波动

取消预交金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因就医成本降低而选择增加就诊频率,尤其是原本因预交金问题而犹豫的患者。然而,对于经济条件较差或自费比例高的患者,取消预交金可能会抑制其治疗需求,进而对医院的收入造成不利影响。

2. 医院运营效率面临挑战

为了适应新的政策要求,医院需要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例如,加强与医保部门的沟通协调、优化财务核算系统、提高资金周转效率等。尽管这些调整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但短期内可能会加大医院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

3. 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在新的政策环境下,部分医院(尤其是中小型医院)可能因资金链紧张而不得不压缩其他方面的支出,如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等。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将削弱医疗服务能力,最终影响患者满意度和医院的持续发展。

三、应对策略与建议

在传统预交金制度下,三级医院日均预收账款规模可达300万-500万元,相当于提供了无息运营资金。政策调整后,这种天然的资金缓冲机制突然消失,医院财务部门不得不面对"资金断流"风险。医院需加强现金流管理,合理预测收入波动,确保资金流动性。同时,通过拓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患者,以增加收入来源。此外,医院应积极寻求政府和社会支持,争取政策补贴和慈善资金,缓解资金压力。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灵活的融资方案,确保运营资金充足。通过深挖内部潜力,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逐步建立起适应新政策要求的稳健运营机制。

1. 加强现金流管理

医院需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优化财务流程,确保资金使用高效。同时,加强与医保部门的沟通,争取缩短医保费用结算周期,降低资金周转风险。

2. 提升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取消预交金后,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医院应优化挂号、检查、治疗等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满意度和就诊体验。

3. 优化绩效考核机制

医院应根据政策变化调整绩效考核指标,将更多资源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中。同时,加强成本控制,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确保医院在经济压力下仍能保持高效运营。

4. 加强与政府和医保部门的合作

医院应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并与医保部门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政策解读、数据共享等方式,共同应对取消预交金带来的经济挑战。

四、总结

取消门诊预交金是国家为优化医疗服务、减轻患者负担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这一政策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同时,也给医院的经济运行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现金流压力增大、财务风险加剧的困境,医院需强化财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并优化资源配置,以积极应对政策变革,确保可持续发展。

取消预交金政策对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具有深远影响。那些依赖规模扩张的医院将面临转型阵痛,而精于成本控制、擅长学科建设的医疗机构将脱颖而出。这或许正是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 —— 让真正优质的医疗资源获得应有的市场价值。这场悄然进行的革命,正悄然重塑中国医疗的未来格局。当预交金成为历史名词,公立医院的转型大幕才刚刚拉开。唯有以患者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才能在这场变革中书写新的篇章。

总之,这场改革本质上是医疗服务价值的重新定价。当医院不再依赖预交金维持运转,其核心竞争力将回归到医疗质量、服务效率和患者体验。随着 "信用就医"" 智慧结算 "等创新模式的推广,医院需要构建" 轻资产、重服务 " 的运营体系,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探索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院,预交,医疗,患者,服务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