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防治指南:全方位呵护血液健康

2025
03/27

+
分享
评论
善国善医善药
A-
A+

贫血,它就像一个隐匿的健康 “小恶魔”,悄悄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揭开贫血的神秘面纱,为大家奉上一份全面且实用的贫血防治指南。

贫血防治指南:全方位呵护血液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常感到疲惫不堪、面色苍白,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这些症状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贫血的信号。贫血,并非一个陌生的词汇,它就像一个隐匿的健康 "小恶魔",悄悄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揭开贫血的神秘面纱,为大家奉上一份全面且实用的贫血防治指南。

一、贫血是什么

简单来说,贫血就是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综合征。红细胞,就像是身体里勤劳的 "快递员",它们满载着氧气,通过血液循环送往身体的各个角落,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当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时,它们携带氧气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这就是贫血。

二、贫血有哪些表现

(一)皮肤和面色

贫血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皮肤和面色苍白。正常人的面色、睑结膜、甲床、口唇等部位呈现红润色泽,而贫血患者这些部位则会逐渐失去血色,变得苍白。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皮肤还可能变得粗糙、皲裂等。

(二)神经系统

常感到头晕、耳鸣、失眠、记忆力下降、肢端麻木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贫血导致的头晕还可能增加摔倒的风险。这是因为大脑得不到足够的氧气滋养,神经功能受到影响。

(三)呼吸系统

在安静状态下可能会有心慌、呼吸加快的现象,而运动后症状会更明显。如果是重度贫血,甚至可能导致气短,也就是呼吸急促、困难,这是身体为了获取更多氧气而做出的代偿反应。

(四)消化系统

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腹胀、食欲减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还可能出现异食癖,比如喜欢吃泥土、粉笔等奇怪的东西,这是身体对铁元素缺乏的一种特殊反应。

(五)泌尿生殖系统

重度失血性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少尿或无尿的症状。少尿指 24 小时尿量少于 400ml,无尿则是少于 100ml。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减少。

(六)免疫系统

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贫血使得身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白细胞的生成和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从而降低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感冒、肺炎等疾病就容易找上门来。

三、贫血是怎么发生的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

1. 造血原料缺乏:铁、维生素 B12 和叶酸是红细胞生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料。当饮食中缺乏这些营养物质时,就会影响红细胞的正常生成。比如长期素食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 B12;而婴幼儿、青少年、孕妇等对铁需求量较大,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就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2. 造血干细胞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受损,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种血细胞生成均减少。此外,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也会影响造血干细胞的正常功能,使得红细胞生成减少。

3. 骨髓被异常组织浸润:像骨髓瘤、骨转移癌等疾病,异常组织会侵占骨髓的正常空间,影响造血功能,进而引发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

1. 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红细胞本身存在结构或功能上的缺陷,导致它们在血液循环中更容易被破坏,寿命缩短,从而引发贫血。

2. 红细胞外在因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红细胞识别为外来敌人并进行攻击,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此外,物理因素(如大面积烧伤)、化学因素(如苯中毒)、生物因素(如疟疾感染)等也可能破坏红细胞,引起贫血。

(三)失血

1. 急性失血:常见于外伤导致的大量出血,如车祸、工伤等,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会迅速导致贫血。另外,消化道大出血,如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也会引起急性失血,使血容量急剧减少。

2. 慢性失血:月经量过多、痔疮出血、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慢性失血等,虽然每次失血量不多,但长期积累下来,也会造成贫血。比如一些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较大,又没有及时关注和调理,久而久之就可能出现贫血。

四、贫血怎么诊断

(一)症状和病史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上述提到的各种表现,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等。同时,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家族病史、既往疾病史等。比如询问患者是否长期素食,家族中有无类似贫血患者,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如胃肠道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信息对于判断贫血的原因非常重要。

(二)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一些与贫血相关的体征。除了观察皮肤、面色苍白外,还会检查有无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提示可能存在溶血性贫血)、肝脾肿大(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肝脾肿大)等。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这是诊断贫血最基本的检查项目。通过血常规,可以了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其中,血红蛋白浓度是诊断贫血的重要依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30g/L,成年女性(非妊娠)血红蛋白<120g/L,孕妇血红蛋白<110g/L,就可诊断为贫血。同时,根据 MCV、MCH、MCHC 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贫血的类型,比如 MCV<80fl,MCH<27pg,MCHC<32%,提示可能是缺铁性贫血。

2. 铁代谢检查:对于怀疑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等指标。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血清铁蛋白减少(<12μg/L)。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储存量的敏感指标,其降低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早期指标之一。

3. 维生素 B12 和叶酸测定:当考虑巨幼细胞贫血时,需要检测血清维生素 B12 和叶酸水平。维生素 B12 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血清维生素 B12 水平降低(<100pmol/L);叶酸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血清叶酸水平降低(<6.8nmol/L)。

4. 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它的计数可以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情况。在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贫血类型中,经过有效治疗后,网织红细胞计数会先升高,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开始恢复。如果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升高,可能提示存在溶血性贫血等红细胞破坏过多的情况。

5.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特殊检查。比如怀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需要检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试验);怀疑地中海贫血,需要进行血红蛋白电泳等检查。对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的贫血,可能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了解骨髓的造血情况,明确贫血的病因。

五、贫血需要和这些病鉴别

(一)慢性病贫血

许多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结核病、慢性肾盂肾炎等)、慢性炎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恶性肿瘤等,都可能导致贫血。慢性病贫血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贫血相似,但它有一个特点,就是血清铁降低,而总铁结合力不升高,血清铁蛋白正常或升高,这与缺铁性贫血不同。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检查相关慢性疾病的指标,可以进行鉴别。

(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也就是地中海贫血,这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它与缺铁性贫血在血常规表现上有相似之处,都可能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地中海贫血患者常有家族史,血红蛋白电泳检查可发现异常血红蛋白,而缺铁性贫血患者经铁剂治疗后贫血症状会明显改善,通过这些可以进行鉴别。

(三)铁粒幼细胞贫血

这是一种由于血红素合成障碍和铁利用不良导致的贫血。患者骨髓中可见大量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及铁蛋白增高,与缺铁性贫血正好相反。通过骨髓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与其他类型贫血进行鉴别。

六、贫血怎么治疗

(一)饮食调整(保守治疗)

1.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多吃一些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绿叶蔬菜等富含铁的食物。其中,瘦肉中的铁为血红素铁,生物利用率高,是很好的补铁食物。可以每周吃 2 - 3 次动物肝脏,每次 25g 左右。

2. 补充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维生素 C 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因此在饮食中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草莓、猕猴桃、青椒等。比如在吃含铁食物时,可以搭配一杯鲜榨橙汁,能提高铁的吸收率。

3. 保证营养均衡:对于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要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 B12 和叶酸的食物。维生素 B12 主要存在于肉类、蛋类、奶制品等动物性食物中,所以要保证适当摄入。叶酸丰富的食物有绿叶蔬菜、全麦制品、豆类等。烹饪蔬菜时要注意避免过度蒸煮,以免叶酸流失。

(二)药物治疗

1. 铁剂: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治疗药物是铁剂。常见的铁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铁剂最好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同时,与维生素 C 同服,可增加铁的吸收。在服用铁剂期间,大便可能会变黑,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一般需要持续服用铁剂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 2 - 3 个月,以补足储存铁。

2. 维生素 B12 和叶酸:对于维生素 B12 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需要补充维生素 B12,常用甲钴胺、腺苷钴胺等药物。可以肌肉注射,也可以口服。对于叶酸缺乏的患者,补充叶酸制剂,如叶酸片。一般治疗 2 - 4 天后,患者的食欲会改善,网织红细胞计数在 1 周左右达到高峰,随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

3.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于肾性贫血等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不足导致的贫血,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一般需要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使用过程中需要监测血红蛋白水平,根据情况调整剂量,避免血红蛋白上升过快,增加血栓形成等风险。

4. 其他药物: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药物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红细胞的破坏。但这些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三)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贫血多与气血不足、脾肾亏虚有关。通过辨证论治,可以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等方法治疗贫血。

1. 中药调理:对于气血两虚型贫血,常用八珍汤等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组成,具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对于脾肾亏虚型贫血,可选用归脾汤、六味地黄丸等方剂进行加减治疗。归脾汤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作用,六味地黄丸则可滋补肾阴。具体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中医师进行辨证开方。

2.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脾俞、胃俞等穴位,可起到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作用。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师操作,一般每周进行 2 - 3 次,一个疗程通常为 10 - 15 次,具体疗程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四)输血治疗

对于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且伴有明显缺氧症状(如心慌、气短、头晕等),或者急性失血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的患者,需要及时输血治疗。输血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缓解缺氧状态。但输血也有一定风险,可能会引起发热、过敏、溶血等不良反应,并且长期多次输血还可能导致铁过载等问题,所以输血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

(五)手术治疗

在极少数情况下,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贫血,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比如对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脾切除手术可以减少红细胞的破坏,改善贫血症状。但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风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后决定是否采用。

七、贫血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 按时服药: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尤其是铁剂、维生素 B12 等药物,需要持续服用一定时间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要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 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观察贫血的改善情况。一般在开始治疗后的 1 - 2 周复查血常规,了解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变化,之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血红蛋白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

3. 注意饮食搭配:在进行饮食调整治疗贫血时,要注意食物的搭配。比如,茶和咖啡中含有鞣酸,会影响铁的吸收,所以在服用铁剂期间,尽量避免大量饮茶和咖啡。同时,要保持饮食多样化,避免单一食物过量摄入。

4. 避免感染:贫血患者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在流感季节,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减少感染的风险。一旦发生感染,要及时治疗,以免加重贫血症状。

八、如何预防贫血

1.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对于一般人群,要保证每天摄入适量的肉类、蛋类、奶制品、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由于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增加,更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婴幼儿在 6 个月后要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强化铁的米粉等;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要适当增加富含铁、维生素 B12 和叶酸的食物摄入。

2.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果患有慢性疾病,如胃肠道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感染(结核病等),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以减少因基础疾病导致贫血的风险。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或者导致慢性失血,进而引发贫血。

3.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影响造血功能。同时,要避免长期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因为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造血功能的正常运行。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血常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贫血。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有贫血家族史、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要增加体检的频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九、专家提醒

贫血虽然常见,但大家不能轻视它。长期贫血会对身体各个系统造成损害,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尤其是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贫血易发高发人群,更要重视贫血的防治。如果出现贫血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科学的检查明确贫血的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积极预防贫血的发生。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血液,充满活力地生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贫血,患者,对于,治疗,红细胞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