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醒来?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来看看有没有你
清晨,城市还在沉睡,窗外天色未明,你却在寂静中突然睁眼,之后无论怎样辗转反侧,都难以再次进入梦乡。不少人觉得这只是偶尔的睡眠小插曲,翻个身就抛之脑后。但实际上,早醒远非如此简单,这种情况若频繁发生,可能是身体在悄悄 "报警"。
1. 抑郁症
在抑郁症的诸多症状里,早醒十分常见。患者往往会比平常提早 2 - 3 个小时清醒,当整个世界还在沉睡,他们却被迫 "清醒面对"。
更糟糕的是,醒来后,一种难以排遣的情绪低谷会迅速将其笼罩,满心的沮丧、绝望如同潮水般涌来,让人深陷其中,无力挣脱。
就像手机电量不足会自动关机,当我们的 "情绪电池" 长期处于低电量状态,大脑的 "睡眠开关" 就会提前跳闸。醒来后难以排遣的低落感,其实是心理压力在寻求关注的信号。
2. 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整日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这种焦虑情绪在夜晚也不会停歇,反而会肆意干扰睡眠,让患者早早从睡梦中惊醒。醒后,不仅难以再度入眠,还会伴有心慌、坐立不安等不适症状。
那些反复在脑海中播放的 "明天要做的事"" 可能发生的麻烦 "让大脑无法放松。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下,大脑中的杏仁核等区域过度活跃,干扰了正常的睡眠节律,早醒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3. 心脏病
心脏,作为人体的 "发动机",一旦出现功能异常,后果不堪设想。当心脏功能出现问题时,血液循环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在睡眠过程中,本应平稳的血液循环因心脏问题变得紊乱,身体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大脑接收到异常信号,从而干扰睡眠,引发早醒。
4.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时常不受控制地波动。而血糖的不稳定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进而影响睡眠。当血糖过高时,身体会出现多尿症状,频繁起夜打断睡眠进程,容易导致早醒;血糖过低时,大脑缺乏能量供应,会使人惊醒,同时还可能伴有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
如果你长期被早醒困扰,且醒来后感觉心脏不适,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今,不少家庭配备了家用心电监护设备,在就医前,可利用这些设备提前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动态心电图能够记录你在日常生活状态下 24 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变化,捕捉到那些在医院常规检查时可能遗漏的异常心电信号,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更丰富、准确的依据,有助于医生更快、更精准地找出早醒背后的病因,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