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呼吁:关注公立医院“应收医保款”挂账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问
强烈呼吁:关注公立医院"应收医保款"挂账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秦永方 誉方医管创始人/誉方智数首席顾问
提示:DRG/DIP付费下医保支付"缩水",医保严监管下的拒付,医保飞检罚款等,导致医院"应收医保款"挂账金额越来越大,不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政府对医院经济情况的决策判断。强烈呼吁,成立卫健、财政、医保、审计部门联合小组,对公立医院"应收医保款"挂账问题专项调查,及时核销处理,还医院真实的"会计信息"。
公立医院应收医保款长期挂账不仅影响医院资金周转,更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干扰政府部门对医疗行业经济运行的精准研判。
一、问题根源分析
应收医保款被记录为资产,但实际上,这些款项能否足额、及时收回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财务报表所呈现的资产、收入等数据与医院的实际财务状况产生偏差,高额的应收医保款长期挂账,不仅严重占用了医院的资金,影响了医院的资金周转效率,还使得医院的财务报表难以真实反映其实际的财务状况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如同给医院的运营和医保政策的制定埋下了一颗 "定时炸弹"。
二、挂账如何引发会计信息失真
(一)收入确认偏差
在公立医院的财务核算体系中,医保收入占据着重要的比重。按照正常的财务逻辑,当医院为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就应当确认相应的收入。然而,由于医保结算的滞后性以及医保拒付等情况的存在,医院的收入确认往往无法及时、准确地进行 .如果将所有已提供服务的金额都确认为收入,又忽视了医保拒付的可能性,可能会虚增收入,使财务数据呈现出一种虚假的繁荣 。这种收入确认的偏差,不仅会误导医院管理层对医院经营状况的判断,影响医院的战略决策,还会对医保部门的基金收支分析产生干扰,影响医保政策的科学制定 。
(二)资产价值虚增
应收医保款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据着显著的位置。当应收医保款长期挂账时,就如同一个不断膨胀的泡沫,使得医院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价值逐渐偏离实际情况,出现虚增的现象 。这种资产价值的虚增,会使医院的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失去真实性,可能会高估医院的偿债能力,过高的资产估值也会掩盖医院资金周转困难、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阻碍医院的健康发展 。
(三)成本核算失准
成本核算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就像是精准导航系统,只有准确核算成本,才能合理定价医疗服务、优化资源配置。然而,应收医保款挂账却如同迷雾,严重干扰了这一导航系统的准确性 。医保拒付成本是影响成本核算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医保部门对医院的某些医疗费用进行拒付时,这些被拒付的成本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分摊和处理,就会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出现偏差 。医院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营,在应收医保款无法及时收回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借贷等方式筹集资金,这就会产生额外的利息支出等资金成本 。而这些因挂账产生的资金成本,在成本核算中往往难以准确计量和分摊,进一步加剧了成本核算的失准 。成本核算的不准确,会使医院在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时缺乏科学依据,可能导致价格过高或过低,影响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公信力 。
(四)医保支付制度缺陷
医保总额预算制度虽然旨在控制医保基金的支出,确保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往往引发医院与医保部门之间的矛盾。当医院的实际医疗费用超过医保总额预算时,医保部门可能会对超出部分的费用不予支付或延迟支付 。
(五)医院内部管理漏洞
医保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两个部门在医保资金的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由于职责分工不同,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医保部门负责与医保机构对接,申请医保资金的拨付,而财务部门负责对医保资金的账目进行核算和管理 。如果医保部门未能及时将医保结算信息传递给财务部门,或者财务部门对医保政策的理解不够准确,就会导致双方账目不相符,出现挂账现象 。
三、会计信息失真连锁反应
(一)误导医院决策
公立医院在制定发展战略和日常运营决策时,高度依赖准确的会计信息。一旦会计信息因应收医保款挂账而失真,就如同给医院的决策装上了 "错误导航",可能引发一系列资源浪费和经营风险 。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影响医院的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策略等。医院可能会盲目投资一些回报率低的项目,或者在成本控制上出现偏差,导致医院的经济效益下滑,经营风险不断增加 。
(二)影响医保政策制定
医保政策的制定需要以准确、全面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这些数据能够反映医保基金的收支状况、医院的医疗服务成本以及患者的就医负担等关键信息 。然而,公立医院应收医保款挂账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却如同一场 "迷雾",严重干扰了医保部门对这些关键信息的准确把握 。但当医院的会计信息失真时,医保部门所获取的医院医保收入、医保支出等数据就会出现偏差 。比如,医院可能因应收医保款挂账而虚增收入,使得医保部门误以为医保基金的支出压力较小,从而在制定医保支付标准、调整医保报销范围等政策时,可能会过于宽松,导致医保基金的支出失控 。反之,如果医院因医保拒付等原因而隐瞒部分收入,医保部门则可能会高估医保基金的结余,进而削减医保投入,影响参保人员的待遇 。
(三)损害公众利益
公立医院的会计信息失真,最终的受害者往往是广大公众 。当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本时,会间接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患者负担加重 。
四、解决方案建议
(一)成立跨部门联合治理机制
1、专项调查与清理行动
组建联合工作组:由卫健部门牵头,财政、医保、审计部门参与,对全国公立医院"应收医保款"进行全面清查,明确挂账规模及成因分类(如医保拒付争议、结算延迟、历史坏账等)。
分类处置方案:对确属医保方责任的长期未结算款项,由医保部门限期拨付;对争议性拒付,建立快速仲裁机制;对无法收回的坏账,允许医院按程序核销,并调整绩效考核指标计算方式。
改革绩效考核体系:在"国考"指标中增设"医保回款健康度"评估项,鼓励医院如实反映账务;
(二)完善医保支付与财务制度
优化医保结算流程:医保部门要缩短医保清算时间;
修订会计处理规则:财政部牵头要求医院按"预期可收回性"计提坏账准备,并定期披露医保应收款账龄与风险;明确医保争议款项的会计处理方式,禁止长期挂账不处理。
常态化审计与问责:审计部门将医保应收款管理纳入年度审计重点,对恶意操纵账务的医院负责人追责;医保部门定期公开拒付率、结算时效等数据,接受社会监督。
五、强烈呼吁:期待真实财务的回归
公立医院应收医保款挂账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犹如一颗毒瘤,深深扎根于医院的财务体系之中,对医院的运营、医保政策的制定以及公众的利益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医保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
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彻底解决应收医保款挂账问题,让公立医院的会计信息回归真实,让医保制度更加公平、可持续,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公立医院的财务报表清晰、准确地反映其运营状况,医保政策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医疗服务能够更加优质、高效地提供,真正实现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