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落地到实践纠偏:医保科风险管理要点

2025
03/17

+
分享
评论
艾登医保科技
A-
A+

医保科五大常见工作失误及典型案例

随着我国医保制度改革深化,国家医保局相继出台《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要求医疗机构严格规范医保基金使用。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3〕3号),明确提出"构建全链条智能监控体系"。在此背景下,医保科作为医院医保基金管理的"守门人",亟需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避免因工作失误引发基金损失或医患矛盾。

医保科五大常见工作失误及典型案例

1. 政策更新滞后导致违规报销

案例:2022年某市三级医院因未及时跟进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将已调出目录的某抗癌药纳入报销范围,涉及违规金额48万元,被医保部门通报处罚。

问题根源:缺乏政策动态跟踪机制,科内培训流于形式。

2. 身份核验疏漏引发骗保事件

案例:2023年某县医院发生"冒名就医"事件,工作人员未核对患者身份证与医保卡信息,导致非参保人员冒用他人身份住院治疗,造成医保基金损失9.2万元。

风险点:人工核验依赖性强,未落实"人证合一"验证标准。

3. 诊疗与收费信息不匹配

案例:某三甲医院骨科手术病例中,多例记录为"普通钢板固定",实际收费按"钛合金钢板"计价,涉及差价违规收费21例,被医保智能审核系统抓取预警。

症结分析:临床科室与医保科协同不足,缺乏实时数据校验机制。

4. 慢性病管理失范造成基金浪费

案例: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患者开药量管控不严,出现单次开具12个月用药量的极端情况,违反"长处方不超过3个月"的规定。

监管漏洞:未建立用药合理性智能预警系统。

5. 患者告知义务履行不到位

案例:某肿瘤医院未明确告知患者PET-CT检查需自费,导致患者结算时产生3.8万元争议费用,引发医疗纠纷。

服务缺陷:缺乏标准化的自费项目告知流程与留痕管理。

系统性改进建议

政策响应机制:

建立"政策更新日历",对接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数据

开发科室政策知识库及智能检索系统

技术防控体系:

部署医保智能审核系统

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诊疗-收费数据链上存证

服务流程优化:

推行"医保知情同意书"电子签名系统

设立"医保服务驿站"提供一站式咨询

考核问责制度:

将医保违规率与科室绩效挂钩

建立医保基金损失责任追溯机制

总结

在医保基金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医疗机构需从"被动应对检查"转向"主动风险防控"。通过建立常态化自查自纠机制,医疗机构可提前识别大部分的潜在风险。未来,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构建"数据驱动型医保管理体系"将成为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建议将自查自纠与大数据分析结合,实现从人工抽检到智能排查的转型升级,最终形成"外部监管+内部自控"的双重保障体系。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保,基金,医疗,政策,案例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