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背疼牵出骨折隐患,家有老人要留心
69岁的王阿姨(化名)在家中突然感到胸背部剧烈疼痛,坐立、起身时痛感像"电击"般加重,连翻身都需要家人帮助。短短几天,她从能买菜做饭变得只能卧床,饮食起居都需要人照顾,生活自理能力大打折扣。
不堪忍受疼痛折磨的王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北京天坛普华医院。入院时,她的脸上写满了痛苦与无助,躺在病床上,连最基本的翻身动作都显得异常艰难。普华骨科王惠彬医生为王阿姨对症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王阿姨胸9椎体发生了较新鲜的压缩性骨折,结合王阿姨的病史及既往史,并进行了相关鉴别疾病的排除,王惠彬医生考虑此次骨折是骨质疏松所致。
王惠彬医生解释:"这种骨折像被压扁的饼干,常见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一次咳嗽、弯腰,甚至没有明显外伤都可能诱发。"若保守治疗需卧床8-12周,但长期卧床可能引发骨折加重、泌尿系统及肺部感染、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风险,对王阿姨及家人的生活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王阿姨"不想拖累家人",家人也希望王阿姨"少遭罪"。面对患者和家属的迫切愿望,医院邀请骨科专家前来会诊。
医疗团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与评估。目前针对这类骨折,有多种手术方式可供选择,比如经皮切开椎弓根钉内固定、微创通道椎弓根钉内固定、经皮穿刺椎体成形骨水泥灌注填充等手术技术。前两种手术方式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效果良好,但手术创面大,恢复时间长。而王阿姨经术前排查已除外病理性骨折,考虑是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结合她的身体状况,医生建议选择局麻下椎体骨水泥成形手术。
这种手术又分为 PK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 PVP(经皮椎体成形术)。由于王阿姨受伤椎体存在压缩,但椎体皮质完整,综合评估后,医生最终为王阿姨选择了 PVP 手术。PVP 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不仅能有效预防再骨折,维持椎体高度,还有很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王阿姨早期康复。
手术当天,王阿姨在清醒状态下完成了治疗,麻醉团队全程监护。术后,王阿姨惊喜地发现胸背痛减轻了许多。第二天,在医生指导下,她开始尝试坐起并进行简单的锻炼。
面对王阿姨双下肢肌力减退、平衡功能减退等问题,普华康复团队及时介入,为王阿姨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身体功能障碍作业疗法训练,帮助王阿姨重新学习和适应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
耐力训练,增强她的身体耐力;
运动再学习训练(MRP),帮助她重新掌握正确的运动模式;
运动协调训练,改善肢体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肢体平衡功能训练,预防跌倒。
在手术改善和康复训练的共同促进下,王阿姨进步明显。一周后,她已经能够独自翻身坐起,从坐位到站立位也变得轻松许多,可以佩戴护具缓慢行走。这一系列的进步,不仅让王阿姨和家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让普华医疗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倍感振奋。
尽管恢复到受伤前的灵活仍需时日,但是有了这次成功的手术治疗和科学的康复训练作为支撑,王阿姨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出院时,骨科医生再次和王阿姨强调了预防摔跤的重要性,提醒她保持家居安全并定期复查;康复医生则建议她回家后继续稳定训练,调整日常动作习惯,如使用坐便器、正确拿物姿势等,以巩固康复成果,确保安全、健康地回归正常生活。
普华医生提醒中老年朋友:腰背痛别硬扛!
★ 骨质疏松是"沉默杀手":50岁以上女性近1/3受其困扰,定期骨密度筛查至关重要;
★ 胸腰椎压缩骨折≠必须卧床:微创手术可快速止痛,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
★ 康复训练越早越好:术后结合科学锻炼,能最大限度恢复身体功能。
*本页面信息仅供参考,并不含有关于使用任何药物、医疗技术、外科设备、诊疗方法的广告或意图。
*本页面内容为科普性质,不应用于医疗、保健问题的解决或疾病诊断,不作为诊疗依据,个人情况需遵医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