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的细胞游离DNA测序诊断出主要定位软脑膜的胶质母细胞瘤
研究概述
本研究报告了一例74岁男性患者的罕见胶质母细胞瘤,主要生长在软脑膜。患者表现出头痛、手抖和认知障碍,MRI显示脑干和小脑软脑膜增强,但未见明显的瘤块。细胞游离DNA(circulating free DNA, cfDNA)是指在血液或其他体液中游离存在的DNA片段。这些DNA片段通常源自多种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凋亡或坏死的正常细胞。cfDNA的分析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cfDNA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特异性突变,帮助诊断癌症、监测肿瘤进展和评估治疗反应。尽管传统细胞学分析未能检测到肿瘤细胞,通过脑脊液中的细胞游离DNA纳米孔测序,研究人员成功识别出TERT启动子突变和特征性的拷贝数变异。此方法显示了脑脊液DNA的潜力,作为一种快速且微创的诊断工具,为高级别胶质瘤的确认提供了有力证据。这一发现为临床医生在处理类似病例时提供了新的见解,也提供了明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病例报告
患者为74岁的男性,症状为头痛、手抖、步态不稳及认知障碍,并在前过去两个月内逐渐加重。患者既往有前列腺癌病史,5年前接受了放射治疗,2个月前在回肠末端发现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1级。脑MRI显示:未见脑实质内病变,脑干、小脑及颅神经周围软脑膜可见强化(图1a)。当时的鉴别诊断包括"神经炎症性疾病"和转移性疾病(不除外前列腺癌的软脑膜转移和1级NET)。除回肠NET外,PET-CT扫描未发现颅外原发肿瘤或转移性病灶。腰椎穿刺获取的脑脊液显示白细胞数量轻度增加(14个细胞/µl),葡萄糖水平正常(2.9 mmol/l),总蛋白水平增加(8.75 g/l),与软脑膜转移性疾病一致。在第三次腰椎穿刺时,脑脊液的细胞学和循环肿瘤细胞分析仍然为阴性。然而,对cfDNA的下一代测序显示,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TERT)启动子突变,加强了患者实际上患有软脑膜恶性肿瘤的假设。
图1:临床诊断学图。a MRI增强像显示小脑和脑桥周围的强化灶(I、II中的箭头)。两侧颅神经VII、VIII的强化(III中的箭头)。b 脑脊液DNA测序所得序列reads的大小分布。c 通过纳米孔测序获得的CNV图谱。d 肿瘤分类为胶质母细胞瘤-MID
研究者选择对脑脊液进行纳米孔测序。从2 ml的脑脊液中提取了约200 ng的DNA。使用调整后的文库准备方案,对100 ng的样本进行测序,得到1800万reads。映射的读长显示了cfDNA典型的大约 150个碱基对周期性(图1b),大部分片段在143-175个碱基对范围内。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 variation,CNV)特征(图1c)显示了出某些变化,包括PDGFRA和MDM4增益和CDKN2A/B损失,高偏差表明肿瘤分数高。在完整或下采样数据集上进行DNA甲基化分析,得到了胶质母细胞瘤、亚型中线(GBM-MID)的高可信度评分(图1d)。进行DNA甲基化分析确定了GBM-MID的分类以及CNV谱的改变。
考虑到颅内疾病和临床恶化,患者得到了最好的支持治疗。但是,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很快就去世了。病理显示了分散性增厚和不透明软脑膜,尤其是在额叶(图2a)、小脑和脑干周围。肉眼观察未发现脑实质内有肿瘤肿块。在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在整个软脑膜中广泛出现浸润(图2b)。显微镜下显示肿瘤在脑实质内略微生长,在脑室的室管膜下方(图2c、d)和中脑的皮质下方存在弥漫性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呈星形胶质细胞形态,细胞核高度不典型,染色质粗糙(图2d)。免疫组化证实了肿瘤的胶质性质(Olig2;图2e)。偶尔观察到有丝分裂象,但缺乏坏死和明显的微血管增生。值得注意的是,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通过Ki-67染色显示为中至高度(约20-30%;图2f)。这些病理结果结合TERT启动子突变的鉴定,使得可以进行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的组分子诊断,这与患者生前脑脊液纳米孔测序所建议的诊断完全一致。
图2: 病理。脑切片显示软脑膜浑浊增厚(a,白色箭头)。显微镜下,非典型细胞弥漫分布在软膜腔内(b)。在某些区域,这些细胞也略微存在于室管膜下/脑室周围,例如靠近海马(c,d,方框),在相邻的深层脑沟中,这些细胞的积累更为密集(*)。Olig-2(e)和Ki-67(f)的免疫组化染色分别确认了肿瘤的胶质性质和增殖活性。L:软膜;CTX:大脑皮层的分子层;HE:苏木精-伊红染色。
讨论
1.研究者报告了一例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其主要生长在软脑膜。这类病例既往很少有报道,诊断非常具有挑战性。利用脑脊液cfDNA的纳米孔测序,进行DNA甲基化分类是一种快速和微创的方法,以获得直接的诊断建议。
2.研究者假设从脑脊液中回收的大量肿瘤DNA是由于肿瘤细胞与脑脊液之间的大面积地接触。在小且局限性的肿瘤中,cfDNA的获取和测序可能更具挑战性。TERT启动子突变的发现、CNV特征的变化以及高置信度的分类为高级别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3.准确的诊断对患者及其家属非常有帮助,因为这为继续进行姑息治疗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Sol Nik,Kooi Evert-Jan,Pagès-Gallego Marc et al. Glioblastoma, IDH-wildtype with primarily leptomeningeal localization diagnosed by nanopore sequencing of cell-free DNA from cerebrospinal fluid.[J] .Acta Neuropathol, 2024, 148: 3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