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医院作为医保基金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方法,从“事后补救”转向“体系化防控”。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维护基金安全是医疗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随着医保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医院面临的医保自查自纠压力也与日俱增。然而,传统的"事后补救"式自查自纠,往往只能治标不治本,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对医保自查自纠的最佳方案,应该是转变思路,从"事后补救"转向"体系化防控",构建医保合规体系,利用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实现日常基金的实时监管和定期的院内自查,筑牢医保基金安全的"防火墙"。
一、事后自查自纠的局限性
传统的医保自查自纠,往往是在医保部门检查发现问题后,医院被动进行的整改,或者根据医保部门下发的负面清单进行对照自查。这种"事后补救"的方式存在以下局限性:
1、问题发现滞后:等到医保部门检查发现问题时或医院事后自查发现问题时,往往已经造成了医保基金的损失,只能通过罚款来挽回医保基金,但罚款并不是我们医保基金监管的目的。
2、整改效果有限:事后整改往往只针对具体问题,缺乏系统性,难以从根本上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3、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大规模的自查自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和医保部门的检查成本。
二、体系化防控:构建医保合规体系,筑牢安全防线
1. 构建医保合规体系,夯实管理基础
1.1建立健全医保合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医保合规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医保基金使用流程,将医保合规管理纳入医院整体管理体系。
1.2加强医保合规培训:定期开展医保政策法规培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医保合规意识,使其熟练掌握医保政策要求和操作规范。
1.3建立医保合规考核机制:将医保合规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科室和个人的绩效工资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2. 利用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实现智能监管
医保智能审核系统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的系统。它可以帮助医院实现:
2.1事前预警:通过对医疗行为、费用支出等数据的实时监控,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预警,帮助医院在问题发生前进行干预。
2.2事中控制:系统可以对医保基金的使用进行全流程监控,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防止医保基金的浪费和滥用。
2.3事后分析:系统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医院发现医保基金使用中的规律和问题,为医院制定改进措施提供数据支持,不需要等医保部门下发违规数据。
3. 构建日常监管和定期自查相结合的机制
3.1日常监管:利用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对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2定期自查:定期组织开展院内医保自查,重点检查医保政策执行情况、医疗行为规范性、费用合理性等方面,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
三、结语
医保基金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医院作为医保基金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方法,从"事后补救"转向"体系化防控",构建医保合规体系,利用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实现日常基金的实时监管和定期的院内自查,筑牢医保基金安全的"防火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医保基金的规范使用和安全运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