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的比较分析
零基预算法与增量预算法是预算编制的两种方法,充分理解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关系有助于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一、特点分析
1、预算编制依据方面。医院在采用零基预算编制预算之前需要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再根据战略规划并结合内外部因素,设计预算目标。各个职能部门根据医院的总体目标和本部门的具体目标,以零为基础,提出本部门在预算期内为完成预算目标需要发生哪些预算目标。零基预算的编制基础是零,下期预算是根据下期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可供分配的资金量确定的,在编制过程中需要详细说明每个预算项目支出的性质、内容、用途、金额以及必要性;增量预算的编制基础是当期预算的执行结果,下期预算根据当期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调整后确定。
2、预算分析对象方面。采用零基预算,首先,需要对预算期内所有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医院各个预算归口管理部门对各科室提报的预算项目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分析每项费用支出后会给医院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其次,将各个费用开支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层次,在权衡利弊及轻重缓急的基础上,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从实现目标的角度分析到底需要多少资金。例如,医学工程部门要对各个业务科室提报的医疗设备购置预算进行论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学科建设、等级评审及绩效考核等多个维度予以评估,将其分为确保开支项目和可适当调减项目两大类,再根据医院的资金状况编制医院的医疗设备购置预算。增量预算重点对新增加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当期延续下去的性质相同的经济业务活动不做分析研究。
3、预算编制重点方面。零基预算主要从经济业务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上决定资金的分配,根据预算期内可动用的资金量和开支项目排列顺序,结合预算金额高低,先满足确保项目,剩余的资金再结合重要性程度和成本效益进行分配。资金分配方案确定以后,医院要对各个部门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核、汇总、编制正式预算,经批准后下达执行。增量预算主要以预算金额的高低为重点,从货币角度控制预算金额的增减。
二、优点分析
1、零基预算。一是有利于医院的资源整合和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在保证医疗业务刚性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和使用资金;二是有利于提高全体员工的"投入-产出"意识,使得各项业务活动从投入开始就杜绝不必要的费用开支,降低医院的成本费用;三是有利于发挥全体员工参与预算编制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由于零基预算采用了典型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程序,能够充分调动全员参与预算编制的积极性和预算的贯彻执行;四是零基预算有助于预算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有时候只做零基预算就可以为医院节省很多资金。
2、增量预算。一是编制方法简便容易操作,原因是只考虑了前期预算项目的增量,简化了预算编制程序,快速省时省力;二是容易得到各个层级领导、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原因是考虑了基期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充分利用过去好的经验并考虑了未来经营环境的变化。
三、缺点分析
1、零基预算。一是工作量大、成本高、编制时间长,原因是零基预算要求一切支出均以"零"为起点,需要查询大量的历史资料并和现有情况对比,进行投入产出分析,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二是需要对费用项目进行分层、排序和资金分配,容易受主观意识影响,并重视短期项目和利益,忽视长期项目和利益。
2、增量预算。一是其假定前提是当年度的经济业务活动在新的预算期内仍然发生,并且项目和数量是合理和必需的,把当年度不合理的因素延续到新的预算年度,原盘接受过去的项目和数额;二是容易引起医院成本费用不断增加,原因是从整体上调整百分率不容易被审核出来;三是简单化预算分配以及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各部门完成预算目标的积极性,因为预算数额受到基期不合理因素的干扰,当预算期的情况发生变化时,可能导致预算指标不准确。
四、零基预算是一种预算控制思想
在成本控制不力的医院可以每隔几年做一次彻底、真实、准确的零基预算,核心是要求预算编制人员不能盲目接受过去的预算支出结构和规模,要按照变化后的实际情况编制。零基预算强调的是以零为起点进行分析、测算,是在对预算期内所有项目进行严格审核、分析、测算、比较、评估的基础上编制的,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一切从零开始"。
说明:文中图片为个人手机拍摄不涉及侵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