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国产内窥镜市场迎井喷!网络安全:可不能裸奔……

2025-02-05 16:31   易倍极医学

当国产内窥镜成为市场香饽饽,接住这破天富贵的关键还是将网络安全放在首位,尤其是产品上市阶段的网络安全测试工作等。

国产内窥镜市场开始狂飙了!

一直以来,我国内窥镜市场主要由外资厂商占据主导地位。但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迭代与大众健康意识的全面觉醒,国产内窥镜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势不可挡!

截止到2023年,已经有将近750款国产可重复使用内窥镜获得了NMPA医疗器械注册证,且连年保持24%的增长率。在销量飙升、技术壁垒接连被突破、新品频发、投融资热潮涌动……等多重因素下,2024年我国内窥镜市场也终迎"国货之光",国产内窥镜的市占有率甚至展现出强劲赶超老品牌外资的尽头。

01

当国产内窥镜开始遍地开花

网络安全是否成"隐形短板"

内窥镜是一种集成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技术的检测仪器。如今,在技术与临床应用的加持下,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植入,内窥镜也凭借其微创、高效、精准的优势,更是在胃肠科、泌尿科、妇科等医学领域展露拳脚。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人工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也为新的利益和风险打开了大门。在此背景下,医疗器械(如内窥镜等产品)的网络安全问题已跃然成为医疗行业亟待解决的头号挑战之一。

众所周知,在医疗体系中内窥镜多被部署于相对封闭且功能导向明确的环境中,而这也导致在产品设计初期,研发者往往过度聚焦于设备的实用性和操作便捷性,对网络安全的考量显得相对薄弱。

这一偏差恰巧直接体现在产品的安全性能上,如安全漏洞的普遍存在、软件升级路径的局限性,以及通信协议中加密认证机制的缺失等,均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而黑客一旦利用上述安全隐患进行攻击,将会造成医疗数据泄露、医疗事故甚至医院功能瘫痪等严重后果。

02

网络威胁日趋严峻

网络安全成重中之重

多年来,黑客仿佛成为了医疗行业的"不速之客",频频将医疗行业锁定为"狩猎场",而医疗设备的网络安全问题,却长期徘徊在业界与监管机构的待办事项末尾,成了典型的"事后诸葛"。

作为被重视医疗设备网络安全的元年,2023年,美国国会硬核出手,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医疗设备网络安全要求,与此同时,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也尘埃落定,发布了针对器械制造商的最终上市前指南,这份长达50多页的文件指南,彻底扭转了这一被动局面,也让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03

入局内窥镜市场

制造商如何通关网络安全成功上市产品

近年来,国内内窥镜众多企业也在迅速崛起,尤其是今年,已有诸多企业(如瑞派医疗、英术医疗等)获得了融资。不仅如此,更多产业链企业也开始纷纷布局,进军内窥镜市场。

当国产内窥镜成为市场香饽饽,接住这破天富贵的关键还是将网络安全放在首位,尤其是产品上市阶段的网络安全测试工作等。作为已经帮助多家内窥镜企业成功通关FDA的经验老手,在这里给出大家几点建议,助力企业成功过关FDA。

技术文件审查

制造商需提交详尽的网络安全计划,包括身份验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漏洞管理等策略。同时,产品的设计文档、软件架构说明及安全性测试报告等也需接受严格审查,确保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

风险评估与漏洞管理

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设备在网络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漏洞。制造商需制定并实施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已识别的安全风险。此外,渗透测试和漏洞扫描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也能有效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法规合规性

内窥镜等医疗器械的网络安全测试还需满足国内外相关法规的要求。例如,FDA对医疗器械的网络安全测试有着严格的规定,制造商需按照其要求提交详尽的技术文件和测试报告,以证明产品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内窥镜,医疗,网络安全,产品,技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