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全人健康模式与病药模式:对健康绩效的影响
[摘要]全人健康模式基于WHO健康观,强调健康不仅是无病状态,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良好状态,通过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等多层面干预,提升个体和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而病药模式主要以疾病为中心,依赖药物和医学技术进行干预,虽然在急性病和传染病治疗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慢病管理、健康促进和长期医疗可持续性方面存在明显局限。对比了两种模式在慢病管理、医疗资源利用、癌症治疗、健康公平性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病药模式虽然能够短期控制疾病,但长期依赖药物和高成本治疗,导致医疗资源紧张、医保负担加重,且难以有效改善健康公平性。而全人健康模式通过综合干预,能够降低慢病发生率、减少医疗支出、提高健康公平性,并提升癌症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关键词:WHO健康观,全人健康模式,病药模式,健康绩效
一. 基于WHO健康观的全人健康模式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更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良好状态。这一健康观强调,健康不仅仅是医学治疗的结果,更是多维度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包括生活方式、环境、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系统等。因此,全人健康模式(Holistic Health Model)应运而生,它以个体整体健康为核心,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干预措施,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健康福祉。全人健康模式强调三个关键要素.
1.1多维健康管理:不仅关注疾病治疗,还包括预防、康复、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例如,针对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全人健康模式不仅提供药物治疗,还通过营养指导、运动干预、心理支持等手段改善患者的长期健康状态。
1.2个体化健康策略:每个人的健康需求不同,全人健康模式强调个体化干预。例如,癌症患者的治疗不仅需要手术、化疗等医学手段,还需要心理支持、营养干预和运动康复计划,以提高生活质量。
1.3 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健康不仅取决于个体生物学特征,还受到社会经济状况、工作环境、家庭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健康城市、公共卫生政策、医保覆盖率等都影响社会整体健康水平。
因此,全人健康模式的核心目标是,不仅要让人"活得更长",还要"活得更健康、更有尊严"。
二. 疾病为中心的病药模式
病药模式(Biomedical Model)是一种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它将健康问题主要归因于生物医学因素,并依赖药物和医学干预来解决健康问题。这种模式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急性疾病、传染病的治疗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病药模式的核心特点包括疾病导向和高度依赖技术及忽视预防。
2.1疾病导向:关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病理机制,而非健康的整体状态。例如,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通常以降压药物为主,而较少考虑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因素。
2.2高度依赖医学技术:包括手术、药物、放疗、化疗等手段,在短期内有效控制病情,但缺乏长期健康管理策略。例如,心脏病患者在术后可能缺乏康复训练,导致二次发病风险增加。
2.3忽视预防和健康促进:病药模式主要在疾病发生后进行干预,而忽视了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例如,糖尿病的管理如果仅依赖胰岛素,而不关注饮食和运动干预,长期健康效益有限。
因此,虽然病药模式的优势在于急性病和危重症治疗方面效果显著,例如抗生素的发明大幅降低了传染病死亡率。但它的有什么显著缺陷,就是缺乏整体健康管理,容易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慢病负担的加重。
3. 病药模式与全人健康模式及对健康绩效的影响
病药模式与全人健康模式的不同,不仅影响个人健康状况,也直接决定了社会健康绩效,包括人均寿命、慢病管理、医疗成本、健康公平性等方面。
3.1对慢病防治的影响
①病药模式的影响:主要依赖药物控制症状,如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糖尿病患者依赖胰岛素,但缺乏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管理,导致疾病进展加快,甚至引发并发症,如中风、心梗等。
②全人健康模式的影响:强调预防+治疗+康复的整合策略,例如在高血压管理中,结合健康饮食、运动干预、压力管理,降低药物依赖,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全人健康模式有助于降低慢病负担,提高健康预期寿命。
3.2对医疗资源利用的影响
①病药模式的影响:由于过度依赖医院、药物、手术,导致医疗成本上升,特别是对于老龄化社会,长期治疗慢病会加重医保负担。例如,美国的医疗体系主要基于病药模式,其人均医疗支出全球最高,但慢病管理效果不理想。
②全人健康模式的影响:强调社区健康管理、预防医学、早筛早治,减少不必要的住院和昂贵治疗,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例如,日本通过"健康日本21"计划,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减少慢病住院率。因此,全人健康模式可以降低医疗支出,提高医保体系的可持续性。
3.3 对癌症治疗的影响
①病药模式的影响:主要依赖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虽然能在短期内控制病情,但忽视癌症康复、心理健康、长期管理,导致部分癌症患者即使存活也面临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
②全人健康模式的影响:在癌症治疗中加入精准营养、运动康复、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长期健康水平。例如,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可提高乳腺癌、结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心理干预可减少焦虑,提高依从性。因此,全人健康模式有助于提高癌症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而不仅仅是延长生存期。
3.4 对健康公平性的影响
①病药模式的影响:由于昂贵的医疗费用,导致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的健康状况差距加大。例如,低收入人群由于无法负担高昂的癌症治疗费用,生存率显著低于高收入人群。
②全人健康模式的影响:强调健康教育、社区健康干预、基本医疗保障,如北欧国家提供全民健康管理服务,使不同社会群体都能获得高质量的健康照护。因此,全人健康模式有助于实现健康公平,减少社会健康不平等。
4. 展望:更加高效、可持续、公平的健康体系
病药模式在急性病、传染病和手术治疗方面仍然不可或缺,但在慢病管理、癌症康复、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全人健康模式提供了更可持续的健康管理方式,通过多层次的健康干预,提高个体和社会的整体健康绩效。未来趋势是两者的结合,即在医疗体系中不仅保留病药模式的精准治疗优势,同时整合全人健康模式的健康管理策略,如"精准医学+健康管理"的双轨并行模式。比较全人健康模式与病药模式的有利实现建立一个更加高效、可持续、公平的健康体系,实现"有质量的长寿" 最终目标。
杨金宇 初稿(健康界): 2025.2.5
引用资料:
[1] ChatGPT 4.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