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能用伽玛刀治疗吗?

2025
01/29

+
分享
评论
伽玛刀张江红
A-
A+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异常血管团,外观呈紫红色,剖面呈海绵状或者蜂窝状。因此严格意义上它并不算是肿瘤,而是一种血管畸形。

我是张江红,一名神经外科医生。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异常血管团,外观呈紫红色,剖面呈海绵状或者蜂窝状。因此严格意义上它并不算是肿瘤,而是一种血管畸形。而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就是位于海绵窦的海绵状血管瘤,由于位置的特殊性,在治疗上与其他位置的血管瘤有所区别。

海绵窦血管瘤是什么

海绵窦是两层硬膜之间较宽大而不规则的腔隙,内部有许多小梁和血管,形似海绵。而海绵窦血管瘤就是位于颅中窝蝶鞍的两侧。由于海绵窦位于颅内这一重要区域,并且与许多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相邻,因此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可能会对这些结构造成压迫或损伤。这可能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头痛、面部麻木、眼肌运动障碍等。

海绵窦血管瘤伽玛刀治疗

很多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在确诊后,通常医生都会建议保守治疗或是手术治疗。对于病灶体积较小且位置不在功能区的患者定期复查即可,对于病灶较大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大部分的患者不会建议伽玛刀。

但是海绵窦位置上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由于位置的特殊性,手术的风险很大,因此通常是采取伽玛刀治疗。相比手术治疗的好处就是不用开刀,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其次就是伽玛刀治疗的患者基本是无痛的,在治疗过程中只需平躺在治疗床上就行。

位于脑干处的病灶在进行伽玛刀治疗时,照射强度应为低剂量,平均照射剂量12~15Gy,术后可辅助降颅压处理,减少并发症。对比海绵窦区ICH伽玛刀与显微手术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伽玛刀治疗的并发症明显低于手术组,推荐海绵窦ICH伽玛刀治疗剂量:病灶周边为10~16Gy,平均剂量(13.5±0.5)Gy,45%~55%等剂量线覆盖;病灶中心16~33Gy,视神经平均剂量(8.6±0.7)Gy。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海绵,伽玛刀,治疗,血管瘤,手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