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救“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到新年“医”份厚礼
1月2日,在202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到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中共四合村委员会特别委托谢先生将写着"勇于担当 大爱无疆""妙手神医 使命必达""精心呵护 温暖如家"的三块致谢牌匾送到神经外三科团队手上。我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红英代表医院到场见证这份情谊与感谢。
突发危情,脑出血来袭
谢先生的父亲谢大伯,今年 67 岁,是一位有着 38 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曾担任佛山四合村书记长达 20 余年,即便退休后,依然心系家乡发展,为村民福祉操劳献策。
不幸的是,谢大伯在2024年内经历了三次脑卒中,尤其在9月5日那次病情尤为严重,被紧急送往佛山当地医院。脑出血量大、大脑中线偏移、心脏问题并发、瞳孔扩散……性命垂危。当地医生需要开颅手术清除出血,但由于老书记服用抗凝药物,一旦开颅,病情失控恶化的可能性极大。"医院直接下了病危通知。" 谈及此,谢先生至今仍心有余悸。
束手无策之际,谢先生紧急联系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三科主任金鑫。金鑫初步了解病情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安抚道:"放心吧,剩下的交给我们。" 随后立即安排医院的救护车连夜将谢大伯从佛山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我们会尽力,你们也都不要放弃。"谢先生清楚地记得,这是神经外三科李会兵副主任医师对他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如同黑暗中的曙光,让谢先生几近熄灭的希望重新燃起。李会兵与佛山当地医生细致交接,争分夺秒为患者完善各项检查。
精细化治疗"抢回"性命
综合考量患者的年纪较大,颅内情况尚平稳,为脑梗死后出血,患者不仅诸多基础病,且检查发现左心房存在占位,金鑫组织院内多学科会诊,并邀请外院专家会诊不排除血栓的可能性,给抗凝治疗。治疗期间,极易再发生脑梗死情况,所有的治疗,将毁于一旦。最终,金鑫团队大胆决策,为患者争取更大生命空间,决定不开颅,待颅内情况进一步平稳后,尽快到综合型医院处理心脏病变。
治疗过程中,护理环节也面临挑战。静脉穿刺时,年轻护士经验不足,家属忧心忡忡,现场气氛略显紧张。关键时刻,五病区护士长范玉滢挺身而出,一句 "充分尊重家属,实在不行我来",瞬间化解家属顾虑。
经过20天不间断的无微不至的护理和治疗,谢书记终于达到出院标准并回家继续康复。
"后来我父亲在其他医院做心脏手术前,那里的医生都对咱们医院前期在脑部治疗上的成效赞不绝口。" 谢先生满是欣慰地说道。心脏手术顺利完成后,近期谢大伯再次回到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现在扶着他能走上十来米了。" 看到父亲从生死边缘一步步恢复至此,谢先生心中对神经外三科医护团队的感激溢于言表。
自谢大伯住院以来,四合村委员会和全体村民始终心系他的病情。得知老人恢复良好,四合村委员会特意委托谢先生送来致谢牌匾。李红英书记深入病房,亲切慰问谢大伯,她感慨道:"这三块牌匾,既是对我院医护人员辛勤付出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鞭策。我院将一如既往秉持'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用切实行动践行'一切为了大众健康'的使命。" 这份来自患者家属与乡亲们的肯定,将激励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在守护健康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