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植入术:神奇小球阻断颅内动脉瘤“粮道”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轻则神经功能障碍,重则危及生命,目前主要治疗方式:开刀夹闭、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密网支架植入等。 广东福医院神经外科刘承勇主任团队成功开展首例"特殊"脑动脉瘤介入手术-瘤内扰流装置WEB置入术,为治疗复杂动脉瘤开辟新路径! 随时会"爆"新技术巧治动脉瘤 2024年11月,72岁的黄阿姨体检时,颅脑MRA发现:前交通动脉有近1cm动脉瘤。众所周知,颅内动脉瘤十分危险,因此她慕名来到我院神经外科寻求手术治疗,进一步检查动脉瘤位于大脑前动脉及一小分支血管的分叉处,大小约9mm×7mm。
颅内动脉瘤影像检查图
"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高,必须尽快手术。"神经外科团队经讨论后认为:影像学显示患者双侧大脑前动脉及另一小分支位于瘤缘,瘤体处于分叉处且体积较大,分支血管较小,按既往经验需应用Y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手术操作复杂且容易出现分支血管闭塞,术后还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增加出血风险。 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刘承勇主任建议为黄阿姨实施目前国内动脉瘤介入治疗zui新技术-瘤内扰流装置WEB植入术。神奇小球阻断颅内动脉瘤"粮道" WEB,采用微编织技术将镍钛合金丝编织成球形,用于动脉瘤的栓塞,被业内称为"神奇小球"。植入瘤体后,WEB就像一个柔软的塞子逐渐释放,在动脉瘤内和瘤颈处封堵血流,诱导动脉瘤内形成血栓,阻断肿瘤的营养"粮道"。
WEB动脉瘤栓塞系统示意图
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和反复演练,手术当天,麻醉科、介入科紧密协作。黄嘉劲主治医师通过高清影像系统辅助配合,刘承勇主任、张林副主任将微小瘤内扰流装置送达目标区,扰流装置在血管内成功释放,对动脉瘤颈形成封堵,由于不需要放置支架和弹簧圈,以往需要2-3小时的动脉瘤介入手术,这次不到1小时就顺利完成了。 术后第二天,黄阿姨即可下地活动,复查造影显示,动脉瘤不显影,"危险警报"成功解除!在医护人员悉心照料下,黄阿姨各项体征平稳很快便康复出院!
黄阿姨出院,与医护合影
WEB植入术开启颅内动脉瘤治疗新时代 颅内动脉瘤首次破裂死亡率高达30%,其治疗方式一直是神经外科领域的难题。刘承勇主任介绍,瘤内扰流装置植入术通过微创介入方法,将瘤内扰流装置植入动脉瘤中,通过自膨胀密封动脉瘤颈,阻挡血流冲击动脉瘤囊,从而降低动脉瘤破裂出血几率,同时起到生物修复作用。 相比传统的弹簧圈支架辅助栓塞介入手术,瘤内扰流装置植入术给不能耐受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的患者带来福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