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全球新药进展早知道
药物研发进展
1. 晨泰医药/阿斯利康可透脑EGFR抑制剂「佐利替尼」获批上市
11月20日,CDE官网显示,晨泰医药与阿斯利康合作开发的EGFR抑制剂佐利替尼(zorifertinib/AZD3759)获批上市,用于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9号外显子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并伴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佐利替尼是一种有效的、口服的、可逆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活突变(L858R和Exon 19Del)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剂(EGFR-TKI),专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伴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设计。临床前和早期临床数据显示,佐利替尼具有高达100%的血脑屏障透过率。2018年1月,晨泰医药与阿斯利康达成合作协议,负责推进该产品的II、III期临床开发。本次批准是基于批准主要是基于II/III期EVEREST研究的积极结果。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佐利替尼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9.6 vs. 6.9个月,HR=0.719,P=0.0024)。
2. 安斯泰来补体C5抑制剂收到FDA完整回复函
11月19日,安斯泰来宣布美国FDA已于11月15日发布了关于Izervay(avacincaptad pegol)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继发地图样萎缩(GA)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的完整回复函(CRL)。根据III期GATHER2研究的两年结果,此次安斯泰来的sNDA申请延长Izervay的用药间隔、减少其用药频率。CRL中的FDA意见与Izervay的安全性和获益/风险无关,相反,这些意见侧重于安斯泰来提议的标签语言所涉及的统计问题上。安斯泰来表示正在寻求FDA的进一步澄清,并期待与该机构合作,迅速解决其反馈的问题。Izervay于2023年8月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AMD继发GA,获批的用药方案是每月给药1次,持续最多1年。GATHER2研究的两年随访结果显示,Izervay在第1年每月给药后,第2年每隔1个月给药1次,患者GA病变的平均生长速率降低了14.3%(p=0.0064)。基于这一结果,安斯泰来向FDA递交了Izervay的sNDA。
3. 针对NASH/MASH,Viking公司THR-β激动剂2期研究达到终点
11月19日,Viking Therapeutics在第75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 (AASLD) 年会上,口头报告了VK2809的2b期临床试验的最终结果。VK2809是一款新型、口服、肝脏选择性甲状腺激素受体β(THR-β)激动剂,会议报告了VOYAGE 研究的最后52周数据,表明VK2809成功实现了试验的主要和次要终点,突出表现为强劲的肝脏脂肪减少,组织学显示其显著改善病患肝纤维化程度,具有同类最佳的治疗潜力,同时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具体而言,主要终点上,持续接受 VK2809 治疗的患者,在第52周继续表现出肝脏脂肪含量显著减少,平均相对变化范围为37%至55%。与安慰剂相比,所有治疗组均表现出统计学上显著的改善。次要终点上,接受VK2809治疗的患者表现出NASH消退同时纤维化未恶化,范围为63%至75%,而安慰剂组为29%;接受VK2809治疗的患者显示出40%至50%的纤维化改善,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改善率为20%。
4. 葛兰素史克IBAT抑制剂治疗PBC相关胆汁淤积性瘙痒III期研究成功
11月19日,葛兰素史克宣布III期GLISTEN研究取得了积极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回肠胆汁酸转运蛋白(IBAT)抑制剂Linerixibat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的胆汁淤积性瘙痒(持续瘙痒)成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GLISTEN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与安慰剂相比,Linerixibat治疗组的患者瘙痒症状得到了改善,6个月内的每月瘙痒评分较基线显著降低。初步的安全性结果与Linerixibat先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GSK将会在之后的医学会议上发布该研究的详细结果。
5. 渤健/优时比创新疗法3期试验达主要终点,针对SLE
11月20日,优时比和渤健公布了3期PHOENYCS GO研究的详细结果。分析显示,该试验达到主要终点,两家公司联合开发的在研药物dapirolizumab pegol(DZP)与标准治疗(SOC)联用能够显著改善中度至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疾病活动程度。研究结果同时公布于202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会(ACR Convergence 2024)。PHOENYCS GO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别的3期研究,旨在检视与安慰剂加SOC相比,DZP与SOC联合在中度至重度SLE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共有321位患者入组。在主要终点方面,衡量48周后根据不列颠群岛狼疮评估组(BILAG)的综合狼疮评估(BICLA)的完成情况,评估中度至重度SLE疾病活动的改善。结果显示,DZP联合SOC组患者的应答率(49.5%)比安慰剂联合SOC组(34.6%)高出14.6%(95% CI:3.3,25.8;p=0.0110)。更高的BICLA应答率反映了基线时所有受影响器官的治疗应答,并与有意义的临床益处相关。
6. 针对自免疾病!BMS即将公布CD19 CAR-T疗法初步数据
11月19日,BMS宣布即将在第66届美国血液年会(ASH 2024)上展示其血液学和细胞疗法研究项目的90多项数据,包括18项口头报告。其中值得注意的是,BMS将公布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BMS-986353用于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个I期临床数据。BMS-986353(CC-97540)是一种采用NEX-T工艺制造的靶向CD19的CAR-T疗法,该工艺缩短了制造时间并优化了CAR-T细胞产品的表型特征。两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I期研究(NCT05869955,NCT06220201)正在评估BMS-986353在患有严重且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特发性炎性肌病(IIM)和系统性硬化症(SSc)以及复发型或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中的疗效。
行业资讯
1. 中国生物制药入股礼新医药,多款新药达成战略合作
11月20日,中国生物制药宣布与礼新医药礼新医药签署股权投资及战略合作协议。据此,中国生物制药以自筹资金入股礼新医药,并就LM-108及未来潜在的多个创新双特异性抗体或抗体偶联药物(ADC)在中国大陆地区达成战略合作。礼新医药于2024年10月18日宣布完成3亿元人民币C1轮融资,募集资金用于加快推进临床管线药物开发和创新平台建设。根据增资认购协议,中国生物制药作为本轮融资领投方,向礼新医药支付1.42亿元人民币,取得本次交易后礼新医药4.91%的股权。中国生物制药与礼新医药就CCR8单抗LM-108在中国大陆地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另外,中国生物制药有权选择礼新医药在研管线中多个双特异性抗体或ADC创新药物进行合作,具体条款另行约定。
2. 约6.3亿欧元!拜耳获得心血管疗法日本权益
11月19日,Cytokinetics公司和拜耳宣布,双方已就aficamten在日本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达成合作和许可协议,双方将共同在日本开发和商业化aficamten,用于治疗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Cytokinetics将获得5000万欧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在实现商业里程碑后获得额外的9000万欧元,其中包括近期的2000万欧元。在拜耳实现某些销售里程碑后,Cytokinetics也有资格获得高达4.9亿欧元的商业里程碑付款。Aficamten是一种小分子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已经被美国FDA和中国NMPA认定为治疗症状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的突破性疗法。在中国,箕星药业与Cytokinetics公司达成合作并在大中华区开发该产品,当前已在上市审评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