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

2024-11-14 14:51   昆明三博脑科

相对于药物治疗,具有副作用小、不易成瘾等特点。TMS、PET、fMRI、MEG并称为“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

作者:昆明三博脑科医院 高菁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定义

脑部皮层的新型无创性刺激技术、物理治疗手段,比电刺激更简便。过程中不需要麻醉、镇静,它的安全性高、无痛苦、不会影响认知。相对于药物治疗,具有副作用小、不易成瘾等特点。TMS、PET、fMRI、MEG并称为"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

生理效应及原理

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

修复未完全受损细胞

改变脑血流量和代谢

促进脑神经递质释放

刺激神经因子的分泌

发生器-电流-刺激线圈-磁场-刺激大脑皮质-感应电流-改变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

高频(≥5Hz)-提高皮质兴奋性;低频(≤1Hz)-降低皮质兴奋性

临床应用疾病及方案

43691731566464379

A类推荐

(明确有效)

1.神经性疼痛

2.抑郁症

3.卒中亚急性期手功能障碍

1. HF-rTMS刺激疼痛对侧初级运动皮层(M1)

2. HF-rTMS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L-DLPFC)

3. LF-rTMS刺激健侧皮层M1区

B类推荐

(很可能有效)

1.纤维肌痛

2.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及抑郁

3.卒中亚急性期手功能运动障碍

4.多发性硬化症下肢痉挛

5.创伤后应激障碍

6.慢性脑卒中非流利失语症

7.抑郁症

1. HF-rTMS刺激左侧M1或DLPFC分别用于改善生活质量或疼痛

2. HF-rTMS刺激双侧M1区和左侧DLPFC分别用于运动障碍和抑郁

3. HF-rTMS刺激患侧皮层M1区

4. iTBS刺激下肢运动皮层

5. HF-rTMS刺激右侧DLPFC

6. LF-rTMS刺激右额下回

7. LF-rTMS刺激右侧DLPFC联合HF-rTMS刺激左侧DLPFC或cTBS刺激右侧DLPFC联合iTBS刺左侧DLPFC,以及单独LF-rTMS刺激右侧DLPFC

C类推荐

(可能有效)

1.复杂性Ⅰ型区域疼痛综合征

2.强迫症

3.物质成瘾(烟瘾)

4.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

5.耳鸣

6.癫痫

7. 卒中亚急性期偏侧忽略

8.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阴性症状

9.卒中慢性期功能障碍(手功能)

1. HF-rTMS刺激疼痛对侧M1区

2. LF-rTMS刺激右侧DLPFC

3. HF-rTMS刺激左侧DLPFC

4. HF-rTMS刺激左侧DLPFC、楔前叶等靶点结合

5. LF-rTMS刺激左侧颞顶叶(TPC)

6. LF-rTMS刺激癫痫病灶

7. cTBS刺激健侧半球后顶叶

8. LF-rTMS刺激左侧颞顶叶(TPC)治疗幻听症状,HF-rTMS刺激左侧DLPFC治疗阴性症状

9. LF-rTMS刺激健侧半球M1区

禁忌及不良反应

绝对禁忌症:

头颅内靠近刺激线圈置有金属异物者;

带有内置脉冲发生器、心脏起搏器、植入式药物泵、植入性除颤器和植入性神经刺激器等体内植入型仪器者;

有耳蜗植入者;

有颅骨缺损者;

癫痫病史及癫痫家族史者禁止使用高频刺激和高强度刺激。

存在金属;

线圈刺激部位附近的电子设备,如人工耳蜗、脉冲发生器和医用泵

相对禁忌症(慎用):

有颅内刺激电极、心脏安装支架、听力障碍、严重心脏疾病者慎用;

颅压升高者慎用;

对孕妇、婴幼儿和不能表达自己感觉的人慎用;

有开放性伤口或白细胞低下者慎用。

短暂的、轻微的:

头痛

头晕、恶心

面部抽搐

情绪改变

听阈短暂性增加

内分泌影响

癫痫发作(发生率约为0.0007%)

733 名患者表明 nTMS 在运动标测中耐受性良好,只有 6% 的患者感觉不适。

在语言功能定位中,93% 的患者感到不舒服,70% 的患者感到疼痛。

重复刺激的不适是主要由颞肌收缩引起和眼轮匝肌和直接刺激三叉神经感觉分支 。

脑部病变患者可能仍有TMS 诱发癫痫发作的风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患者,刺激,慎用,癫痫,疼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