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治疗新突破!我院成功实施Cardipulse脉冲消融术
10月30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科主任井西波的带领下,成功为两位70岁以上的高龄房颤患者实施了脉冲消融术。此次手术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花瓣状PFA(Pulsed Field Ablation,脉冲消融)上市后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在心律失常救治领域迈上了新台阶。
据了解,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王奶奶、郑奶奶(均为化名)均因阵发性心房颤动导致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经过详细检查和充分评估,井西波主任及其介入团队决定为她们实施"Cardipulse脉冲消融术"。
脉冲消融是一种新兴的心律失常治疗技术,通过施加高频电场脉冲使心肌细胞膜电穿孔,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从而消除及阻止异常电位传递。这种消融方式具有组织选择性,不易损伤毗邻组织,且为非热能消融,安全性更高。此外,脉冲消融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放电时间每次仅需2.5秒,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
手术前,井西波主任及其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并与麻醉科和导管室医护人员密切合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医护人员将脉冲消融导管放置于肺静脉口部和前庭部位,通过脉冲消融系统释放2.0 kV的脉冲电场能量至心肌组织,实现了对病变组织的精确消融。经过约50分钟的手术,两位患者的肺静脉均成功完成了电隔离,手术过程顺利,无任何并发症或不良事件发生。术后,王奶奶和郑奶奶各项体征正常,安全返回病房。
此次手术使用的是Cardipulse一次性心脏脉冲消融导管,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全球多项临床研究数据的支持。井西波主任表示,脉冲消融术在保障手术安全的同时,能够提升手术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全国首批开展脉冲消融术的医疗机构之一,为房颤患者提供了除药物、外科、导管消融等传统治疗方式之外的新器械治疗方案。这种新方案有望达到一次治疗、长期稳定心脏节律以及预防卒中的疗效,为房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这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相信会有更多的房颤患者从中获益,重拾健康与生活的美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