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DIP医保支付、患者流失、缺乏技术服务...
"某地公立医院已经连三个月无法发放工资,并宣布即将关闭""医护人员降薪50%""夜班费取消"……类似的消息在医院圈不绝于耳,外界也多有耳闻,这不禁让人疑惑:医院每天都有那么多病人,这收入都去哪儿了?
薪酬下调,绩效负数
医护人员何去何从
根据2022年7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通报,2020年有20个省份的公立医院出现亏损,占比达到62.5%;全国753家三级公立医院中,有43.5%的医院面临亏损。而2024年2月7日发布的2022年度绩效考核通报,未详细公开三级公立医院的盈亏。
医护人员的薪资待遇亦深受医院经营困境之累。此前,多家媒体报道指出,医疗工作者经历了薪资缩减,与先前年份的收入相较,降幅介于15%至35%之间。其中,基本薪酬略有下调,而绩效薪酬受到更大影响。
还有很多医生也自爆收入下降了30%,带编的还得补交社保!甚至还能看到科室"负数"的绩效工资表,最少的是-1元,最多的达到-100多元,放眼整个科室,职称绩效-302.7元,工作量绩效-706元,也就是说他们不得不从基本工资中扣除这些金额!
"公立医院"面临生存困境
据了解,公立医院执行药品零加成政策,即药品销售不再为医院带来利润,医院的运营重心转向了医疗服务收费,如诊疗、治疗及手术等费用,成为支撑医院运作的主要经济支柱。
然而,医院运营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涵盖了日常维护、人员薪酬等高额支出,且财政补贴日渐稀少,多数医院需自筹资金维持运营。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除少数知名大型医院及特定专科机构外,一些区级(二级医院)处于亏损边缘,财务困境频发,资金链紧绷状态令人堪忧。
此外,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若缺乏综合实力,难以赢得患者青睐,进而影响到收入稳定。鉴于国家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支持比例,构建一支高水准的医疗专家团队,树立患者信任,成为医院生存发展的关键。否则,医院将面临收入锐减,甚至破产的风险。在药品销售环节,医院虽不图利,但仍需承担药品管理、人员薪资、仓储物流及日常运营等必要成本,负担不轻。
公立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既要保持公益性质,又需应对私立医院的挑战,其经营策略尤为艰难。过去十年间,不少公立医院为扩大规模举债建设,虽建筑焕然一新,却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运营压力倍增。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1年政府办医院负债总额高达19150.69亿元,增幅显著,资产负债率攀升至45.10%,经济压力可见一斑。
医保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医院的收入来源主要就是医保基金收入。因此,在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总额预算之下,叠加医疗服务效率低、成本控制差、医保结算清单质量差等等因素,使医院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亏损风险。
另外,患者流失成为公立医院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医疗资源向大城市、大医院集中,导致基层医院患者数量锐减。对于自负盈亏的公立医院而言,缺乏技术优势和优质服务,不仅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更难以维系患者基础。
"全员年薪制"
能真正解决医护待遇问题吗?
实行年薪制出发点是好的,然而落实起来并不容易。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钱从哪儿来?知名医改专家徐毓才曾撰文对人社部等五部委下发的《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进行分析指出,对于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经费来源",指导意见的表述是这样的:
文件的这一段内容给出了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需要的"钱"有四个渠道,即向改革要、向财政要、向政策要、向内部管理要。
随着各地院长年薪制的实行,年薪制能在医院全面推行起来吗?从资金来源看,院长年薪制的财务压力并不大。但将年薪制扩展至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涉及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更大。
虽然年薪制的推行任重而道远,但维护好医护人员的福利待遇非常重要。只有医院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才会给医务人员更多的希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