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好细胞,为更好的靶向药
2024年7月4日,PCT中专利进行更新,其中映恩公布了BDCA2的ADC药物的专利WO2024140838,其项目号应为DB2354,处于临床前阶段,也是其首个自免相关的ADC药物。
2024年8月16日,三生国健重组BDCA2抗体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这也是首款国产BDCA2抗体。
BDCA2与SLE
狼疮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引起全身炎症,影响皮肤、关节、肾脏、心脏和大脑等多个器官,几乎所有的系统都可能受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最常见的狼疮类型。
据美国狼疮基金会(Lupus Foundation of America)估计,全世界至少50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狼疮,且每年新增病例高达 16,000 例。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超100万人,总数位居全球第一,发病率位居第二,SLE已成为国内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近年研究发现,BDCA-2对红斑狼疮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靶点简介
血液树突状细胞抗原2(BDCA-2),也被命名为CLEC4C或CD303,在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上唯一表达,是一种II型c型凝集素。
与BCR信号转导类似,BDCA-2可能是通过与其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的内化有关,BDCA-2信号传导诱导酪氨酸磷酸化和酪氨酸激酶依赖性钙内流,交联BDCA-2导致受刺激的PDC中I型干扰素(IFN-I)产生受到抑制,而PDC是主要的IFN-I生成者。
另外,BDCA-2信号传导导致 IFN-I 基因和 IFN-I 反应基因的转录水平降低,表明受刺激的 PDC 对 IFN-I 产生的抑制至少在转录水平上受到调节。众所周知,PDC 产生的 IFN-I 被认为是红斑狼疮患者的主要病理生理因素。
有多项研究表明,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IFN-Ⅰ的水平与健康人相比明显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进展相关。BDCA-2的信号传导会使得PDC产生IFN-Ⅰ受到抑制,且不受IFN-Ⅰ其他诱导刺激的影响,因此BDCA-2相关的药物研发,可以通过减少IFN-Ⅰ的产生来达到治疗SLE的目的。
在研进展
目前,全球用于红斑狼疮治疗的BDCA-2药物并不多,除BIIB059外推进至临床III期外,其他几款在研BDCA2靶向药如CBS004、DB-2304进展较缓慢。
BIIB059(Litifilimab)
BIIB059(Litifilimab)是一款靶向BDCA2的全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BDCA2减少包括IFN-I在内的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起到调节狼疮病理机制的重要作用。作为目前进展最快的一款BDCA2靶向药,BIIB059治疗CLE和SLE的临床试验均已进入III期阶段。
DB-2304
DB-2304是一款BDCA2靶向ADC。已公布的概念验证结果显示:DB-2304能够靶点依赖的递送小分子免疫抑制剂。相较抗BCDA2单抗,DB-2304具有更强的抑制pDC以及外周血细胞IFN-I分泌的能力。除抑制IFN-I分泌外,DB-2304还更能高效广谱地抑制其它炎症因子的分泌,并负调控SLE疾病严重性相关的干扰素效应基因组。
626
三生国健也分别递交了早研项目抗BDCA2单抗 626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皮肤型红斑狼疮(CLE)适应症的中美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8月16日,CDE官网公示,三生国健申报的重组抗BDCA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临床申请获受理,成为国内首款申报临床的BDCA2抗体。
目前,BDCA2靶点进展较慢,在研药物也较少,且主要被开发用于治疗红斑狼疮。
除红斑狼疮外,BDCA-2在其他免疫疾病和血液瘤中也表现了巨大潜力,如慢性炎症、感染性疾病、肿瘤等。期待有更多关于CLEC4C/BDCA-2靶点的创新研究进展及药物问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