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上传“药品追溯码”的困惑与思考
来源:药渡仿制
撰文:黑帆
全面积极推进药品追溯体系建设,2024年,医保监管已经正式进入"药品追溯码时代"!随着全国统一的药品耗材编码落地,打通药械生产、流通、配送、使用、结算全流程,药品追溯体系全面升级,可有效遏制医保药品"重复销售""串换"等违规行为。2024年8月8日,国家医保局公告称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药品追溯码"应扫尽扫"。由此可见,药品追溯码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带码采购是好事,防止回流药是好事,上传追溯码也是好事,现在最大的聚点不是传不传追溯码,而是怎么传?!是各省分散着传还是有的省传有的省不传,是只需要生产企业传还是医疗机构、商业一起配合着传?!
这两天,有两个省,前后下发通知,要求生产企业及时上传追溯码。像其中的某省,直接要求企业要一一对应品规上传。而生产企业负责出库的生产人员,往往对一个省一个商业是几百件货批量扫码,没有进行区分。现在如果按这样的趋势下去各省都纷纷上传的话,那各生产企业的制造部门的仓储出库工作量将极具猛增,同时企业负责招投标的人员要耗费巨大的时间与精力去上传这样一个追溯码。有企业准入人员坦言,如果按此工作量,两个省的扫码出库大约就需要一个人去办理,如果全国各省都如此效仿,生产企业要增加大量的人员去应对扫码出库工作。同时,在后台,由于相关上传的平台是各省新搭建的医保子系统,企业的投标准入人员又要耗费较大的精力与时间去一一对应上传追溯码。
是不是这个溯源码一直就没有传过?2019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导则》,要求各医药企业单位必须建立药品追溯系统,主动记录药品基础信息和交易信息,接受各相关部门监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生产企业承担药品追溯系统建设的主要责任,可以自建药品追溯系统,也可采用第三方技术机构提供的药品追溯系统,应以实现"一物一码,物码同追"为方向,构建全品种全过程的药品追溯体系。比如,"码上放心"追溯平台就是一个市场化运营的第三方药品追溯平台,很多企业都用这个平台进行追溯码的上传,同时,目前很多省市都是通过医院或者商业进行追溯码的上传,相当于将追溯码的触角直接延伸到了最关键的使用端。用某位企业准入人员的观点:"各地区更应该监管的是后续流通销售过程中药品的使用及去向问题,应该在后续配送及医院使用过程中来规范追溯码采售"。
与其这样各省纷纷开展追溯码的上传,笔者认为有关方面倒不如和药监沟通协作,效仿国家办理医保编码的方式,直接全国一个系统,全年定期分三次或两次上传,每次上传只对省份,允许批量上传,同时,企业要严肃对待,指派专人负责。当然,这需要技术上进行优化提升,否则以现在的技术业务能力是很难做到的,但话又说回来,全国成千上万的医药生产企业,如果把时间耗费在这个追溯码上,一是,相关方面会不会认真一条一条的去审成疑,二是这么巨大的工作量会给整个企业链条造成多大的负担与压力,有关方面不知道有没有认真考虑过。
上传追溯码,一定不是地方一个通知直截了当要求企业上传就了事,组织方要考虑到现在企业、商业、医疗机构的现状,以不增加企业负担为出发点,以满足全流程药品监督管理为最终落脚点,用最精准、便捷的方式,实现多方共赢,说白了,有关方面,应该从顶层设计上,就把事情要想明白想透彻,切不能一刀了断,看似事情很直接干脆,最终效果可能未必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