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有源医疗器械在FDA认证中会存在的十大网络安全挑战。
在现在的医疗设备中,有源医疗设备的占比很高,它们能够起到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精准度,监护患者情况,减轻患者疼痛等作用。但同时,它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自2023年9月FDA发布新的网络安全指南以来,医疗器械的网络安全标准被提升到了更为严格的水平。
为了有效预防潜在的网络安全隐患并提高FDA申请通过率,这十大网络安全问题一定要多加注意。
1.威胁识别与风险评估的局限性
制造商在威胁建模和风险评估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全面覆盖所有潜在威胁源。
优化策略应包括采用系统化的方法,识别并评估包括已知和潜在的所有安全威胁,确保评估过程既广泛又深入,以全面保障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身份验证与授权机制的薄弱
FDA强调,强大的身份验证和基于角色的授权控制至关重要。
制造商应避免仅实施基础的身份验证,而应构建多层次的授权模型,根据用户角色和设备功能精细划分权限,确保敏感数据免受未授权访问。
3.加密与数据保护措施的不足
数据保护是医疗器械安全的核心。制造商应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采用强加密算法,并充分论证加密方法的选择理由。任何数据传输或存储环节都应受到严格的安全控制,防止信息泄露。
4.软件更新与补丁管理的疏漏
FDA期望制造商建立有效的软件更新和补丁管理流程,覆盖整个设备生命周期。
制造商应明确更新和补丁的时间表,并提供详尽的实施计划,确保设备始终运行在最新、安全的状态。
5.日志记录与监控能力的缺失
强大的日志记录和监控功能是及时发现并响应安全事件的重要步骤。
制造商应设计详细的日志记录策略,确保能够追踪、记录和提醒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内部调查机制也应完善,以便快速响应安全事件。
6.退役程序的缺陷
在软件生命周期结束时,制造商应制定安全的退役程序,包括敏感数据的清理工作。
这不仅能保护患者隐私,还能避免数据泄露的风险。制造商应明确退役流程,确保设备在退役过程中不会留下安全隐患。
7.网络安全测试的不足
FDA要求制造商进行全面的网络安全测试,以验证安全控制的有效性。
制造商应采用多种测试技术,如代码分析、模糊测试、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等,确保安全控制无死角,无漏洞。
8.标签与用户指南的缺失
清晰的网络安全标签和用户指南对于用户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制造商应在标签和用户指南中详细说明所有接口、通信协议、安全维护措施、异常处理流程等关键信息,确保用户能够全面了解并遵循安全操作规范。
9.未解决异常的忽视
任何未解决的软件异常都可能对器械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制造商应全面评估并记录这些异常,分析其对器械安全的潜在影响,并在风险评估中予以充分考虑。
10.对AI/ML算法验证的忽视
对于采用AI/ML算法的产品,制造商应进行全面验证和记录。这包括深度学习算法的详细验证过程、性能数据的详细分析以及算法决策的透明化等。只有经过严格验证的AI/ML算法才能确保医疗器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