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医疗:“软硬兼施”打造赋能县域医疗的别样之路
医改十五年,“强基层”、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依然是医改第一原则。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的持续提升仍是重中之中。
在众多助力赋能县域医疗服务提升的身影中,东软医疗一直坚持走着极富自身特色的赋能之路。
硬件支撑
作为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的领军企业,东软医疗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充满突破与创新的历史。从最初的技术探索,到如今的行业引领者,东软医疗不仅突破了众多技术难关,更创造了一系列打破历史记录的中国首台高端设备,书写了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的辉煌篇章。
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县域医疗,一直都是东软医疗非常重视的市场之一。
“县域医疗在中国医疗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支撑作用。”东软医疗高级副总裁韩东龙介绍,如何更好地满足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不同需求,作为医疗器械提供商,一直以来,东软医疗在产品布局时,采取的都是从县到乡分层式立体化设计。即针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研发匹配不同层级的产品。
无论是公司成立20周年的献礼之作耀世CT,还是2023年上市的NeuViz ACE UP王牌系列CT,都是东软医疗针对县域医疗机构缺乏稳定可靠的设备扫描、扫描能力不足,诊断精度不够等诸多痛点而研发的产品。而针对于乡镇卫生院,东软医疗则是根据实际需求,提供更为经济、实用以及智能化的相应产品。
与此同时,东软医疗也在紧跟医疗行业的发展规律,不断运用复合型的资源体系来满足市场需求,以打通群众,尤其是县域百姓看病就医的难点和痛点。
对急危重症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特别是在地理位置较为的偏远地区,急诊急救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十四五”规划中,“急病不出县”成为继“大病不出县”后,又一项重点推动的“强基层”工作。基于此,东软医疗在助力县级医院急诊急救能力的提升方面也做了一系列动作。
“比如我们的CT产品,就做了很多针对县域急诊急救的应用提升,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县级医院的医生快速诊断胸痛三联症、脑卒中以及脑梗死。”东软医疗 CT 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刘苑江介绍。除此之外,为了大幅提升县域医疗机构的抢救效率,东软医疗通过高端滑轨 CT 与 DSA 诊疗设备的有机融合,无缝连接诊断与治疗,大幅提升了急诊的抢救效率。
软件赋能
在国家加大医疗卫生投入的背景下,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在CT、磁共振等大型医疗器械方面具有了一定购买力,但只有设备没有优秀人才,县域医疗的服务水平还是难以提升。“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因此通过AI技术以及相关的软件能够快速解决基层医疗机构能力薄弱的问题。”韩东龙表示,针对县域医疗机构诊断人员不足的现状,东软医疗基于自身强大的5G、AI、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打造出一站式区域医学影像中心解决方案。
此方案依托智能影像云平台和AI诊断应用,贯通“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检查结果互认”的互联互通链条,有效提升了县域医疗机构的诊断准确率和智能化水平。
2023年6月,江西省吉安县医学影像中心通过影像云接到了一例来自永阳中心卫生院的远程CT诊断需求。经诊断发现,该例患者脾脏体积增大,密度不均合并腹腔大量积血,考虑脾破裂所致。吉安县影像中心立即启动“危急值”报告制度,紧急通知永阳中心卫生院,并向吉安县人民医院创伤急救中心传输了患者电子胶片和电子报告单。随后患者紧急转入吉安县人民医院。
正在急诊科待命的普外科主任罗继忠立即为患者进行查体、评估,以及完善相关术前检查。随后,在取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后,罗继忠为患者进行了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患者腹腔大量积血,脾脏下缘、后端包膜碎裂,整个脾脏肿胀、淤血,无法修补,决定行脾脏摘除术。当日13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县医学影像中心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及时预警,这对基层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罗继忠表示。
除了一站式区域医学影像中心解决方案之外,东软医疗还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起了MDaaS(医疗设备与数据服务)平台。
“MDaaS平台在赋能县域诊疗水平的提升、信息化建设和专科能力提升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东软医疗MDaaS事业部总经理姚庆进一步介绍,在赋能县域诊疗水平提升方面,可以通过由智能医用的远程诊疗系统和高端的专家库构成的远程诊疗服务体系,让患者在县、乡便享受到来自北京、上海专家的远程诊疗服务,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下沉。同时,MDaaS平台上还设置了培训板块,进一步助力县域医院影像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
除此之外,MDaaS在提升县域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建设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助力。除了建立起院内的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在医联体、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之间搭建起信息通道,全面推动医学影像信息的共享互认,进一步夯实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结构流程,以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让更多患者留在县域就诊的目标。
临床专科能力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临床专科,对提高县级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MDaaS在助力专科能力建设方面也下足了力气。
以卒中中心建设为例,东软医疗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打造了eStroke平台,可以为县域医疗机构提供溶栓、取栓指导方案。“这个平台是将宣武医院先进的诊疗模式总结出来开发成了软件。”姚庆介绍,通过这个软件就可以帮助县域医疗机构去评估一些缺血性脑卒中的参数,同时这个参数跟诊疗指南是配套的,县域医疗机构可以依据这个参数来决定是溶栓还是取栓。这样一来,一定程度上对县域卒中中心的能力建设形成了助力。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县域医疗机构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诊治水平,东软医疗MDaaS事业部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实验室”,分别针对慢阻肺、肺栓塞,以及支气管扩张三个病种进行软件的研发。“这三个病种覆盖的人群基数比较大,但当下诊疗方法还可以更完善。”姚庆表示,其中,针对慢阻肺开发的软件,通过国家创新通道已经取得了相关证件,肺栓塞和支气管扩张预计在2025也可以拿到相关证件。
“我们希望构建起一个‘软硬兼施’的立体化体系,让县域医疗构不仅可以用上先进的影像设备,同时,在技术能力上还可以有一个‘手把手’的教学,从而实现县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韩东龙表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