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猴痘病毒相关介绍

2024-08-20 14:33   南京欧凯生物

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是一种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与天花、牛痘等属于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 genus)。

猴痘介绍

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是一种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与天花、牛痘等属于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 genus)。MPXV大小为200×250 nm,呈卵形或砖状,核心区外包被脂蛋白双层膜,膜表面布满随机排列的管状元件(STE)。核心除了包含病毒基因组外,还包括依赖于病毒dna的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病毒早期基因启动子所需的"起始"蛋白质,以及几种修改病毒转录本的RNA处理酶。

5441724133535916

图1.IMV形式的痘病毒结构示意图

基因组

MPXV基因组由一个线性双链DNA(≈197 kb)末端包含一个由单链发夹环共价连接的反向重复序列(ITR),ITR包含一组短的串联重复序列和多个ORF。MPV-ZAI全基因组的196858 bp,包含190个不重叠的ORF,GC含量为31.1%。

83231724133553737

图2. 痘病毒基因组示意图

感染形式及过程

病毒成熟阶段包括未成熟病毒粒子(IV)、细胞内成熟病毒粒子(IMV)、细胞内包膜病毒粒子(IEV)、细胞相关包膜病毒粒子(CEV)和细胞外包膜病毒粒子(EEV)。一般来说,同属病毒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猴痘病毒可能与"痘病毒属模式病毒"--VACV有相似的传播机制。VACV主要有两种感染形式:细胞内成熟病毒粒子(IMV)和细胞外包膜病毒粒子(EEV)。碍于它们在环境中的稳定性,IMV主要负责在宿主间传播,而EEV主要负责在宿主内传播。

59631724133566695

图3. 痘病毒的单细胞繁殖周期

1、IMV或EEV附着,细胞膜融合后发生初级脱壳,病毒核心被释放到细胞质中。

2、核心合成病毒早期mRNA。

3、mRNA被细胞翻译。

4、一些早期蛋白从细胞中分泌。

5、早期蛋白质的合成诱导第二次脱壳反应,核心壁打开。

6-7-8早期基因表达停止。早期蛋白质催化中间期基因转录。

9-10 从感染细胞核迁移到细胞质。合成晚期基因转录所需的蛋白质。

11、后期表达病毒粒子蛋白质、酶和其他必需蛋白质。

12、病毒颗粒的组装,在组装过程中必须并入病毒粒子的早期起始蛋白质。

13-14-15、由膜分隔的球形粒子IV形成-砖状IMV-释放

16、高尔基体或内质网获得第二层双膜,形成IEV。

17-18、IEV与质膜融合形成CEV,转移到周围细胞,膜上分离出来形成EEV。

基因检测

1、实时荧光定量PCR

对临床、MPXV感染细胞培养物的MPXV DNA进行常规检测,使用PCR或real-time PCR,建议在生物安全三级设施中进行。采用real-time PCR方法针对细胞外包膜蛋白基因(B6R)、DNA聚合酶基因、E9L的保守区,DNA依赖RNA聚合酶亚基18、rpo18和F3L基因进行检测。

2、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PCR扩增基因或基因片段的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Restriction length fragment polymorphism, RFLP)也可用于MPXV DNA的检测,但RFLP费时且需要病毒培养。PCR产物的RFLP也需要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在快速、敏感和特异性至关重要的临床环境中可能不是最佳的方法。

3、高通量测序技术(NGS)

采用NGS技术的全基因组测序仍然是区分MPXV和其他正痘病毒(OPV)表征的金标准,成本较高。

免疫检测

1、免疫组化检测病毒抗原,用MPXV抗体进行免疫化学分析,可区分痘病毒感染和疱疹病毒。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gG、IgM抗体

IgM捕获ELISA阳性表明最近接触过MPXV

IgG捕获ELISA阳性表明该个体以前通过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接触过MPXV。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早期,痘病毒,蛋白质,检测,感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