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康医药:“氘代”大癌种市场,Me-better也能大作为
来源:药渡Daily
撰文:黄仲平
又见主打氘代药物的Biotech上市。
同源康医药全球发行4788万股,将于港交所上市。在创新药阶段性下行周期中,资本寒冬似乎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境况下,同源康医药能够顺利登陆资本市场,就已经是重大胜利。氘代技术虽然不是主流方向,但也不失为Me-better捷径。如果能把控好方向,发挥好Me-better优势,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1、专注小分子
浙江同源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同源康医药)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主要专注于小分子药物开发,致力于发现、收购、开发差异化靶向治疗并对其进行商业化,以满足癌症治疗中亟待满足的医疗需求。
目前,同源康医药已建立由11款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包括核心产品TY-9591、6款临床阶段产品及4款临床前阶段或早期临床开发阶段产品。
同源康医药在研管线
来源:招股书
核心产品TY-9591(第三代EGFR-TKI)
TY-9591是第三代EGFR-TKI,是一款奥西替尼的氘代药物,其能够不可逆地结合某些EGFR突变体(包括L858R突变、19外显子缺失、L858R/T790M突变和19外显子缺失/T790M突变),从而抑制下游信号级联反应(如Ras/Raf/MEK/ERK或PI3K/AKT通路),最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根据Ib期及II期临床研究的29例初治可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临床数据,观察到25例患者达到颅内部分缓解或部分缓解率(PR)及4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颅内客观缓解率(ORR)为100%;Ib期研究的临床数据表明,TY-9591在EGFR突变(L858R/19外显子缺失)的NSCLC患者中呈现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1.5个月,ORR为85.9%,疾病控制率(DCR)为94.9%,尤其是21外显子L858R突变患者的中位PFS达到19.3个月。
目前,TY-9591目前正在进行TY-9591单药治疗的关键II期临床试验,用于EGFR突变NSCLC脑转移的一线治疗;正在进行TY-9591单药治疗的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用于EGFR L858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一线治疗,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请(NDA);联合培美曲塞及顺铂或卡铂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II期及III期临床试验已获得IND批准。
TY-302(CDK4/6抑制剂)
TY-302是一种强效、选择性口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同时也是全球最畅销的CDK4/6抑制剂帕博西尼的氘代药物。TY-302以关键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DK4/6为靶点,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的磷酸化,从而防止癌细胞增殖。
根据目前I/II期临床试验收集的初步安全性数据,基于非头对头研究,TY-302安全性良好。TY-302在乳腺癌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在入组的既往二线或多线治疗失败的14例乳腺癌患者中,DCR达71.4%。同源康医药将进一步研究TY-302与托瑞米芬联合治疗二线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三线或后线激素受体阳性(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乳腺癌。此外,TY-302将开始治疗前列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探索联合阿比特龙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
TY-2136b
TY-2136b是一款同源康医药自主研发、口服ROS原癌基因1(ROS1)/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抑制剂,用于治疗实体瘤。目前,正在中国进行TY-2136b的Ib期临床试验,正在美国进行I期临床试验且已获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ROS1阳性、NTRK融合阳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或白细胞受体酪氨酸激酶(LTK)阳性NSCLC。
TY-2136b大中华区权利许可已授予丽珠医药。
同源康医药临床阶段的产品还包括TY-2699a(CDK7抑制剂)、TY-0540(选择性CDK2/4/6抑制剂)、TY-4028(EGFR-TKI)和TY-1091(RET抑制剂);临床前阶段产品包括包括TY-1054、TY-1210、TY-0609及TY-3200等。
通过这条研发管线,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氘代"是同源康医药的主题。氘代研究是创新药发展中一个"讨巧"的方向,是站在别人成功的肩膀上起舞。如此方向,同源康医药能获得市场青睐吗?
2、优势与局限
氘原子是氢原子的非放射性孪生体,其重量比氢原子重一个原子质量,氘代是一种生物等排置换,其中共价键结合的氢原子被重氢原子取代,重氢药物是指原药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重原子取代而其他维持部分不变的药物。
就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体外生物活性及毒性方面而言,氘代药物几乎与原药相同,仅分子量比原药大一至几道尔顿。然而,由于C-D键比C-H键更强,且处于关键代谢位点,因此氘代药物可能会降低代谢率,并使作用分子更稳定。
氢和同位素之间的物理化学差异
来源:海创药业招股书
氘代药物的药理优势主要为几个方面:一是降低原药的代谢率以改善其药代动力学,从而增加原药的暴露量或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保留时间,以减少给药剂量或频率;二是减少代谢产物的排放,以尽量减少毒性副作用。
目前市场上不乏成功的氘代药物,如安泰坦(丁苯那嗪氘代物)、多纳非尼片(索拉非尼氘代物)、CTP-656(Kalydeco氘代物)等。
国内Biotech也有过成功开发氘代药物的先例,上述泽璟制药除了多纳非尼外,还有一款杰克替尼(Momelotinib氘代物),以及海创药业的德恩鲁胺(恩扎卢胺氘代物)等等。
从技术上讲,氘代技术可以对许多已上市药物进行氘代改造,以达到"Best-in-class"。
氘代物示意图
来源:招股书
当然了,氘代药物也有其自身局限性。
一是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用于使用氘代技术做进一步优化;二是药物分子进行氘代后有可能会发生代谢途径的转移,即通过全新的代谢途径进行代谢,从而导致不能产生期望的氘代效应,且具有潜在的毒副作用;三是现在多数原研药专利会提及同位素及氘代化合物,增加了氘代化合物的专利保护难度。
但氘代药物作为Biotech商业化的敲门砖,是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
抛开氘代药物不谈,同源康医药的在研管线策略,在当前国内Biotech中,竞争力如何?
3、瞄准成熟大市场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的市场规模有多大,自不必多说,单就论EGFR-TKI市场规模,就足够大。
在中国,EGFR-TKI市场由2017年的31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3%。受靶向治疗需求不断增长和解决耐药性的新方法的推动,预计到2027年及2033年,中国的EGFR-TKI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01亿元及284亿元。
当前,国内共有六种第三代EGFR-TKI获批用于EGFR 19外显子缺失、21外显子L858R及20外显子T790M的NSCLC,仅贝福替尼、伏美替尼、阿美替尼及奥西替尼获批作为一线治疗,这些药物均不适用于肺癌脑转移。
共有9种第三代EGFR-TKI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其中TY-9591是研发进展最快的EGFR-TKI候选药物。同时,TY-9591是目前唯一正在进行与奥西替尼头对头关键试验的EGFR-TKI,也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第三代EGFR-TKI。
中国处于临床阶段的第三代EGFR-TKI的竞争格局
来源:招股书
CDK抑制剂方面,早期的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开发非选择性CDK抑制剂上,这些抑制剂具有针对多种CDK的活性,最新的研发重点是开发选择性CDK抑制剂,包括CDK4/6、CDK2/4/6和CDK7抑制剂。CDK4/6、CDK2/4/6和CDK7均为选择性CDK,但其在细胞周期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当前,全球共有5种CDK抑制剂获批上市,即帕博西尼、阿贝西利、达尔西利、曲拉西利及瑞博西尼,均靶向CDK4/6,主要治疗领域集中在乳腺癌等实体瘤。
在研管线方面,全球有33种CDK抑制剂候选药物正在进行临床开发,其中研发进展最快的候选药物是处于III期的CDK4/6抑制剂及处于I期的所有CDK2/4/6在研;选择性靶向CDK7的候选药物有7种,其中研发进展最快的处于II期。
中国有26种CDK抑制剂候选药物正在研发中,同源康医药的TY-302是唯一适用于前列腺癌的CDK4/6抑制剂。此外,TY-2699a和TY-0540分别是研发进展最快的CDK7抑制剂和CDK2/4/6抑制剂。
CDK7抑制剂产品管线的竞争格局
来源:招股书
ROS1/NTRK-TKI方面,全球有30款在研的ROS1/NTRK-TKI候选药物,有4款候选药物同时靶向ROS1及NTRK,其中研发进展最快的候选药物处于II期,同源康医药的TY-2136b处于第二梯队。
RET抑制剂方面,全球有14款RET-TKI候选药物正在开发中,中国有7款,同源康医药的TY-1091仍在早期阶段。
4、结语
D轮融资后,同源康医药投后估值已达30.84亿元,与海创药业市值水平相当,说明估值在合理范围内。尽管氘代药物有一定的"讨巧性",但在国内同质化严重的氛围中,并不显得特别突兀。我们只需把氘代药物的策略类比于生物类似药发展路径,就能较为准确地衡量同源康医药的价值。并且,同源康医药的几个重点项目,瞄准的均为大癌种,大市场,相信未来的成绩不会差到哪里去。后续发展如何,药渡还将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
同源康医药招股书
《海创药业在科创板上市,氘代药物是不是"Me-better"捷径?》,贝壳社,2022-4-1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