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房颤,你是否忽视了它的危害?
李叔叔今年68岁,退休后的生活悠闲自在,身体一直也没有什么大毛病。他每天早晨都会到公园散步,下午则和老友们在社区下棋、喝茶。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最近,社区开展了一次老年人健康体检活动,李叔叔决定去检查一下身体,虽然他觉得自己一直挺健康,但免费的检查,还是不想错过。
体检结束后,李叔叔拿到了体检报告。大部分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可是有一项引起了医生的注意--心电图显示,他的心脏节律不太正常,可能有房颤的迹象。李叔叔感到非常意外,因为他平时根本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心脏问题更是从未想过。
带着疑惑,李叔叔前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医生为他安排了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证实了他确实患有房颤。不过医生解释道,这种房颤属于无症状性房颤。也就是说,尽管心脏节律出现了问题,但由于没有明显的症状,他并未察觉到。
【注:什么是无症状性房颤?
无症状性房颤,顾名思义,就是在房颤发作时患者并没有感到明显的症状。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在老年人或长期房颤患者中更为常见。无症状性房颤虽然不会引起明显不适,但其危害却不容小觑。】
医生告诉李叔叔,无症状性房颤并不意味着病情不严重。相反,它可能更危险,因为患者容易忽视这种病情,从而增加了脑卒中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医生建议李叔叔开始服用抗凝药物,并定期进行心脏监测,以预防可能的血栓形成。同时,医生还提醒他注意控制血压、饮食清淡,并保持适度的运动。
【注:如何应对无症状性房颤?
· 定期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早期发现无症状性房颤。
· 日常监测:使用智能手表等便携设备监测心率,如果发现心率异常或不规则跳动,应及时就医。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减少房颤发作的风险。
· 药物和手术干预:对于已经确诊的无症状性房颤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凝、心率或节律控制治疗。对于药物效果不佳者,导管消融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身体的感觉并不是判断健康的唯一标准,有时看似健康的外表下可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尤其是像无症状性房颤这样的隐形疾病,更需要我们提高警惕,通过定期的医学检查来及时发现和处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