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检机构一半违规!16省医保飞检进行中,医疗机构如何自查自纠
7月24日,2024年国家医保基金飞检组青海省启动会在西宁召开。将对西宁市4家定点医药机构,2022年至2023年医保基金使用、管理以及内控制度建设、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据悉,自5月 2024年国家飞检正式启动以来,河北、广西、内蒙古、西藏、安徽、山西、云南、湖南、四川、山东、浙江、吉林、辽宁、海南、河南省也已开展飞行检查。
对比往年国家飞检,今年的飞行检查进一步增加了抽查城市范围。原则上,每个省份抽查城市数由以往每年每省1个增加为2个,其中各省省会城市必查。总体来看,今年飞检力度升级,强化后续追责。
智能监控应用
今年医保飞检更为高效,强化大数据监管模型运用,深度挖掘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结算数据、HIS系统数据、检查检验影像数据、药品和医用耗材进销存数据、财务数据以及病历档案等多源信息,大数据模型筛查发现可疑问题线索。并结合医保智能监管规则,进行深度比对与分析,从而锁定疑点问题。
"回头看"
"回头看"在今年正式落地,将从往年已经飞行检查过的定点医疗机构中,抽取一定比例进行"回头看",重点关注以前年度检查发现的问题是否仍然存在,是否整改到位。
"边查边通报"
今年,国家医保局对飞检结果的跟进更加迅速,目前已有多家在飞检中被发现存在欺诈骗保问题的医院被点名,在通报的名单列表中,发现河南、辽宁两地一半医疗机构存在医保违规问题。此外,"边查边通报"的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更强震慑。
医保基金飞行检查还在如火如荼进行,重点查什么呢?
聚焦6大领域,67项问题
日前,国家医保局发布《定点医疗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典型问题清单》(2024版),以便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知晓自查自纠问题清单详细内容,及时开展对照自查。
从清单内容来看,本年度全国医保飞行检查工作重点瞄准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净化、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六个领域,包括串换项目、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过度检查、虚构医药服务项目、将不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纳入医保基金结算等方面,共计覆盖 67种违法违规典型问题。
飞检愈加成熟,倒逼自查自纠
随着飞检工作近年开展,逐渐成熟、精准和专业,加之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两库建设,医保飞检正在走向法治化、规范化、智能化和常态化。医保基金监管手段和方式的全方位升级,医疗机构要提高对医保基金监管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国家以及本地管理条款并健全本院各项监管制度,大力挖掘和利用医保大数据,全面推进医保智能监控,积极地进行自检自纠,提升医保管理服务水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