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致癌,也治癌
为什么每个人的细胞内都有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但只是少数人罹患癌症呢?通常来说,西医学更注重直接原因的寻觅,中医学则关注间接条件的分析!结合两者,也许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认知会明显深化。
就此,何裕民教授5月10日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的以"肿瘤患者的中医康复策略"为题的讲座上,再次强调"同花顺"理论,认为患癌是个叠加效应,就像打牌,抓了一手的顺号牌,最大的了。促成癌症的发生,几乎都有着"同花顺"现象--是一连串的因素。治癌亦是如此,单一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癌症康复问题,出动"组合拳"才是上上策。
何裕民教授有位姓冯的老病人,是搞汽车配件的。1998年时企业已相当不错。他原来就有胆囊炎、胆结石,何教授建议他手术切除。但因为没有征兆;也的确一直非常忙碌,自认为没有时间。年底前的一天,他说要到北京去与外商谈个大生意,已与老外约好。但是,那天,他踩着时间节点匆匆赶到机场。非常遗憾,天有点下雨,路上车和别人撞了。匆忙处理后赶到机场,飞机已飞走了。当时,他有点不舒服,因为与人论理时淋了点雨。当晚机场宾馆住下,第二天头班飞机赶到北京,但赶到谈判地点,欧美谈判代表已走了,不谈了。当时,他很郁闷,驱车回机场路上,感到自己很不舒服。被重新送回北京城,一查,胆囊炎发作。只能住医院治疗了,一住半个多月。这半个多月他特郁闷,仅仅因为小的擦碰,大订单丢了,生了一场大病,人也瘦了!回到上海,企业也出了点事,等他把企业调整好,慢慢恢复了活力,生龙活虎,好像一切过去了。想不到,春节过后三个多月,妻子发现他脸黄,出现黄疸,一查,确诊为胆管癌。其实,何教授很早就提醒他,控制胆囊炎症,实在不行,早点手术。他一直没当回事!
这个个案,非常明确,其实,就是叠加效应。他一直处在持续压力的慢性应激状态(经营企业),又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综合征(慢性炎症),局部也许早就有异变(癌前病变),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他是工作狂,虽平时非常累,也不会轻易"吭"一声,充满激情,所有的不适都自我掩盖了;病症早期的蛛丝马迹都被忽略了。
如果这场雨不淋,如果飞机能赶上,如果大订单不丢,如果没有重症感染,如果情绪不郁闷几个月,也许,直到今天,他还是癌前病变,不会发展成胆管癌,但祸根总是存在的。也许有一天会爆发,也许会被一直隐藏着,直至老去。患者本人也完全同意这样的分析。
这类例子经历多了,何教授便总结出了癌症发生发展的"同花顺"理论。其实,患癌与治癌的全过程就像打牌。如果抓了一手坏的"同花顺",类似持续的压力、基因的变异、免疫的偏差、饮食的不当、代谢的失衡、环境污染、不良嗜好(抽烟酗酒)这些坏牌,诱发了"蝴蝶效应",就会引发癌症;如果抓了一手好的"同花顺",类似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的饮食、正确的认知、适当的中医药配合这些好牌,就能有很好的疗效,或是长期带癌共存或是病灶奇迹消失。当然,好的"同花顺"必须大过坏的"同花顺",才能有所成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